边界感缺失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边界感低的人表现)
导语:【边界感是什么】你缺乏个人边界吗?
全文大概2800字,阅读完约需7分钟
个人边界,就像人心理上的皮肤,如果缺乏边界感,就很容易在社交上被他人习惯性倾轧。
当一个人不能对外界强塞给自己的感受做出基本的判断时,就说明他缺乏建立人际边界的能力,最后只能被人牵着鼻子走。究其根本,是因为没有给自己的“领土”设置边界,容易被别人随意闯入,无法主宰自己的意志。
《习惯逃避》
1.什么是个人边界/边界感?
成熟的人应该拥有这样的意识: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并不总是美好、简单和纯洁的,有时也充满倾轧、阴谋等负面能量。因此,在人际关系中培养自我保护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指一个人学会与外界正确互动的过程。一个人如果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边界意识薄弱),会很容易成为被欺负(被投射、或被影响)的对象。
2.为什么会有人缺乏建立个人边界的能力?
一般来说,心智不够成熟的人往往缺少建立人际边界的能力。他们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认识不够深刻,人际交往经验和社会阅历通常较少。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与人打交道的方式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个人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认识,很多都来源于父母传递的间接经验。
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父母,其子女可能从小就具备了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相反,一些父母自身的人际交往经验尚且不足,那么他们就无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模板,也就无法帮助孩子建立人际边界。
当然,除了父母自身心智水平的问题,孩子天生的个性也是导致其缺乏建立人际边界意识和能力的原因。
成熟的心智建立在良好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
一个人需要彻底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特点是什么,内心始终有一个笃定的“核”。这样不管外界发生怎样的变化,内心的“核”都会稳定存在。
不要小看这个“核”,只有有了这个“核”,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才易于平和稳定,才会有多余的精力去分析外界的变化,才会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应对外界的变化。只有有了这个“核”,一个人才会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真正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在哪里。一旦缺少了这个“核”,他对外界的反应基本就是本能的情绪反应,也就无法洞察别人的动机,容易被人操控。
没有自我(ego)的人最容易被外界操控。
一个人没有自我的常见表现是:缺乏安全感,内心不笃定。他会向外界传递一种“我很不安”的信息,为了平息这种不安,就会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为了确保别人不会对自己产生不满,从而给予自己坏的评价,他会时刻关注别人、习惯性讨好别人。
遗憾的是,当一个人传递“我很不安”的信息时,往往容易引来别人心理上的倾轧。因为那些在人际关系中积累了大量负能量的人,急需通过倾轧别人来甩掉自己内心的负能量。
3.如何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
个人边界的建立跟早年的母子关系紧密相关。
从自体心理学上来讲,一个人在婴儿时期,需要借助一个客体来确定自己是谁。这个客体像一面镜子,婴儿借由与这面镜子的互动,得以确立自我。
如果一个人在早年丧失客体,缺乏这面镜子,等到他长大后,就会拼命地去寻找这面镜子,以此解答“我到底是谁”、“我是什么样子的”等问题。
母亲是孩子最初的镜子,但如果一个母亲自身的自我认知就不健全,她扮演的镜子映射出的孩子的形象,必定是不稳定的,因此,孩子一定无法建立清晰的个人边界。
还有一些母亲,她们缺乏理解孩子感受的能力,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标准强制要求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的镜子也不清晰。他们内心往往拥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母亲内化进他们内心的要求的声音,另一种是他们自己感受到的世界的声音。
这两种声音常常无法一致,彼此冲突。他们面对的首要问题是确认哪个才是真正的自我的声音,所以他们的个人边界就会混乱、模糊,因为他们的自我是分裂的。
在没有镜子或不清晰的镜子这两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都丧失了自己内心的“核”(也就是自我的确立点:我是谁?以及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这就注定了他们之后的人生任务是去寻找自己的“核”,而不是发展其他的心理能量。
其他心理能量的成长都以清晰的自我认知为前提。
一个人在青春期的社会化,是其建立个人边界的第二个契机。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人,如果从外界得到了足够多的滋养和接纳,可能会完善早年没有建立好的自我认知。社会化是一个持久的需求,它跟一个人的心智成长密不可分。一个人如果的心智不够成熟,就需要被迫地完成心智成长的任务。
当然,即使你现在依然没有建立起清晰的个人边界,但只要你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就是很大的进步,因为觉察即治愈。
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再去找问题的解决方式就容易得多。当你理解了自己为什么会过于依赖外界的评价时,你就会在往后的生活中不断调整自己,而不至于像没有皮肤的躯体一般,任由外界的刺激对自己施加影响。
每个人看待事情、处理事情的方式千差万别,所以你不能指望别人理解你、为你处理问题。你要意识到,正因为别人都不理解你,所以他们对你的评价很多都是不准确的,你无须过于依赖这些评价。
别人的看法听听就好。具体怎么回事还得自己分析、判断。你要对自己负责。如果你能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区别——你们只需要处理好各自的人生,那么你的个人边界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
总之无论如何,你先要找到你自己。
这个“自己”只有你最清楚。你的父母、伴侣都无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这意味着你要接纳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是别人的声音,你要尊重自己,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而不是把掌控自己的权利拱手让给别人,或者指望别人对你负责。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对你负责,除了你自己。无论外界环境如何,你首先要讨好的都是你自己。
4.学会检查生活中已经存在(或缺少)的边界
“设定边界,就是对你不想做的事情说“不”,且无须解释。
不要过度解释是设定界限的关键,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决定他们做什么,以及不做什么。
如果你难以想到边界,那么一方面你可以思考那些让你不舒服的举动或感受,由此来检查边界;另一方面,你还可以借助第三部分的工作表来检查、建立边界感。
5.设置边界的原则:关注自我
边界的设置应当从你自己的需求出发,去关注你自己的需求,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对怎样的举动和安排感到不舒服。
你可以对同事说:“下班后我需要给自己一些时间,我想自己待一会儿”,而不是说“下班后你不不可以来打扰我”。
6.设置违反边界的后果
设定边界时,最重要的是向对方明确说明这些它们的重要性,以及违反边界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即便是只是告知对方ta遵循边界的重要性,那也能够使边界真正地有效。
“如果你能够……,我会很感谢你,这对我来说很重要。”
“请不要……,我感到很……。如果你再这样做,那么……。”
如果别人侵犯你的边界却没有任何后果,那么边界不仅会变得形同虚设,你的话语也将失去力量和可信度,助长别人对你的边界的侵犯。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