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所有历史记载(随侯珠和氏璧含义)

导语:华夏史上与和氏璧齐名的珍宝“随侯珠”

“隋侯之珠”是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它与“和氏之璧”并称为春秋两大奇宝。和氏璧: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天下奇宝,与和氏璧有关的著名典故完璧归赵,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和氏璧是我国古代“传国之宝”,举世无双,被尊崇为国家的象征,《史记》称和氏璧为“天下所共传宝也”。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历世传之”。但可惜,现在真身不足所踪。

与和氏璧齐名的就是“荆山之玉、灵蛇之珠”(即“和璧隋珠”)为神奇珍宝,“国宝”是无价之宝,非“价值连城”所可形容。

随侯珠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随国的珍宝,也称为“随珠”,与“和氏璧”并称为“春秋二宝”、“随珠和璧”或“随和”。传说随国的君主随侯在一次出游途中看见一条受伤的大蛇在路旁痛苦万分,随侯心生恻隐,令人给蛇敷药包扎,放归草丛。这条大蛇痊愈后衔一颗夜明珠来到随侯住处,说:“我乃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特来报德。”这就是被称作“灵蛇之珠”的随侯珠。

萤石夜明珠

随侯珠相关成语

随珠和璧(又作“随珠荆玉”):形容珍宝中的极品。

随珠弹雀:比喻做事不当,得不偿失。

珠联璧合:形容世间最美好的事物都在一起。

随侯珠的流失同随国的衰亡是相联系的。早在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开始伐随。随国经过几次顽强抵抗最终败于楚国。随侯珠是什么时候落入楚王之手,尚未见史料记载。直到公元前350年左右,楚宣王得知秦派使者观看楚国的宝器,便召令尹子西问道:“秦欲观楚之宝器,吾和氏之璧、随侯之珠,可以示诸?”由此可见随侯珠确实流落楚国。

楚被秦灭后,秦始皇拥有了随侯珠及和氏璧。我们从李斯的《谏逐客书》中完全可证实这一点。他上书劝谏说:“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意思是说,现在您陛下得到了昆仑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身上垂挂着明月之珠……而这些珍宝都不是秦国出产的,陛下却十分喜欢,这是何故呢?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意见,停止逐客令。秦始皇便把和氏璧,成为皇帝的“玉玺”。刘邦灭秦后,和氏璧成了汉诸帝王的“汉传国玺”。此后历时1600年,经历100多位帝王之手。而随侯珠却从秦始皇以后便无下文。

“隋侯之珠”的最终归宿有多种说法,其一,“焚烧”说,刘邦率先攻占咸阳接受了秦王子婴的投降,将所有东西登记造册予以封存。而项羽则在焚烧阿房宫之际,“隋侯之珠”也被付之一炬。其二,“流落民间”说,此说也与楚霸王有关,项羽进驻咸阳掳掠了许多珍宝和美女,他认为,“隋侯之珠”本就是楚国之宝所以将之掠走,后来项羽兵败,“隋侯之珠”随即流落民间。其三,“陪葬”说,因“隋侯之珠”实则就是夜明珠,秦始皇死后,“隋侯之珠”作为陪葬品在始皇帝的墓室“以代膏烛”,此说较为可信。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余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