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人的祖先是哪里人(苏北人是什么人)
导语:“洪武赶散”六百余载,苏北人的根在哪?答案只有一个:苏州阊门
这些年,我不断接触到不少姓氏的家谱,如姜氏的渭滨堂家谱,王氏的三槐堂家谱,刘氏的敦本堂家谱等等,谱中都提到其祖先是明初洪武赶散来到苏北定居的。几乎苏北里下河地区的老年人们凑到一块闲聊,都自称祖上是苏州阊门的。
元朝末年,战乱四起,张士诚是其中一支。张士诚是盐丁出生,家在淮南中十场的草埝场(现在大丰区境内,元末明初属于扬州)。张士诚带领盐民造反之后,在苏北逐步扩大势力,后以苏州为常驻地,在与朱元璋的战斗中,曾得到苏州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后与朱元璋抗衡失守,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
明开国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经过苦战得胜之后,于1368年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为报复苏州老百姓,把苏州阊、胥门的老百姓发配到经长期战乱而人口流失非常多的淮安、扬州、盐城沿海地区去劳作。这就是明朝初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史称这次人口迁移为&34;。当初洪武赶散,并非所有人都来自于苏州阊门,说阊门实际是泛指,被朱元璋赶到苏北的迁徙者们先在阊门进行集散,然后在大码头登记造册,编队乘船前往苏北各地。阊门与洪桐县的老槐树具有同样的故乡情怀。
吴王张士诚
有关洪武赶散的民间传说,沙沟镇沙北村王氏家谱上有这么一段:说朱洪武登基,举国欢庆,苏州城内张灯结彩迎灯会,朱皇帝携马娘娘看灯。阊门内扎的牧牛西瓜灯,参排前迎,当朱皇帝看到牧牛西瓜灯时,原本喜悦的心情一扫而光,他非常愤怒,问手下此灯是何处的?有大臣回话,是阊门灯也。因此朱皇帝传旨发兵,杀进阊门,将阊门人民赶杀逼迁往苏北灾区。
上面的民间传说是“洪武赶散”是因为阊门的牧牛西瓜灯揭了朱皇帝的短。朱皇帝从小出身贫贱,做过和尚,放过牛,也曾偷吃过人家的西瓜。这样的丑事在他登基当皇帝时发生,等于是蔑视丑化他,而且这事又发生在张士诚曾经统治的苏州,难怪他怒火万丈决意报复。
苏州阊门
当然传说归传说,实际上令他下决心将苏州包括江南一带的富民迁徙苏北的原因,一是报复苏州人支持了张士诚。当初张士诚在苏州地区建立了元末大周政权,朱元璋在攻灭张士诚部时损失巨大,原本打算攻占苏州后屠城。后来由于军师刘伯温等人为苏州百姓说情,朱元璋才没屠城苏州。二是苏北一带刚发生过水灾,这一带人少地多,确实荒凉,迁移一部分人到沿海等偏远地方垦荒屯田,起灶晒盐,有利于苏北地区的发展。从这两点来看,朱皇帝的这一策略的确是一箭双雕。
朱元璋也是农民出身,他深刻认识到农业生产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为此,他针对明朝初期的农业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百姓努力生产。对去苏北的移民,朱皇帝发旨,各人插草为标,垦荒种田,谁种地都归己有。如苏北郭正湖边的汤庄村,原本是白水荡边的一个小高垛,当年苏州阊门有一姓张和姓董的表兄弟来到这里,两人各自插草为标,日后这二人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直到现在,张董两姓还是汤庄上人口最多的两大姓氏。 先人们从苏州阊门来到苏北后,为了生存,他们一路上吃尽了苦头,实属不易。如古镇沙沟最大的望族姜姓先祖姜伯七,当年还是个元末进士,曾在山东做过教谕,也被列入迁徙名册,伯七携刘老恭人由苏州阊门迁徙到沙沟,距今姜氏血脉已延续了二十六代。
阊门寻根纪念地
王庄王姓的先祖三桂公弟兄三人来到苏北,其他二人去了外地,唯有三桂公在此定居,他开始是捉鱼捕虾,后来依靠割芦苇买卖,加工为生。高庄高姓的先祖叫高伦,背着行囊挽着樊夫人艰难地行走,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辗转来到苏北,先到达高邮,后又来到高邮东北部的东湖畔。当时的东湖一片白水荡,周边芦苇丛生,荒无人烟,唯有鸟儿的鸣唱,给这块水乡湿地带来一丝生机。伦公看中了一块大垛,在此安下家。这块大垛就是今日高庄的前身。
来到沙沟古集镇上的先民,各显神通,依靠自已带来的一点资金和一技之长艰难创业。有的做手艺,有的做小买卖,有的搞小作坊,他们从头开始,从小买卖到做大生意;从摆小摊到开大店,从走街串巷卖货郎到置田买房,逐步发家致富,创造了古镇“金沙沟”的辉煌。
阊门大码头
如今在苏州阊门,开辟了“阊门寻根纪念地”,由位于阊门城楼附近的望苏埠、朝宗阁、寻根驿站三部分组成。朝宗阁既是寻根者的朝宗场所,也是 “洪武赶散” 移民文化的展示馆。阁内有阊门寻根组图、姓氏图腾展板、大型磨漆画洪武赶散图、迁徙线图等,门前还刻有 99 个各种书体的“根”字,寓意九九归一、认祖归宗。阊门码头即为苏北人的祖先,当年被迫迁徙到江淮流域的出发地。
有机会去苏州的苏北人,一定要去阊门走一遭,看一看,去体会一下当初先祖们离乡背井,去一个前途未卜的荒凉地方的惨痛心情。去朝宗阁叩个首,作个揖,烧股香,许个愿,因为那里是我们共同的“根”。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