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家居

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隐逸诗句)

导语:中国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诗作,会让人感觉无比美好,心生向往

木心先生说:“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人生在世,意义为何?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者没有答案。

当我们静心下来,读一读中国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的诗作,会让人感觉无比美好,心生向往。

这个心怀浪漫的古人,他的现实生活,并非只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陶渊明生逢乱世,从出生到离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经历一番彷徨与挣扎,听从内心召回,在失意与困顿中,活出了真实的自我。

他的田园诗,那个桃源梦,是从苦难的泥土中开出的艺术之花。

让我们跟随他的足迹,去感受古人那份悠然淡定与从容豁达吧。

01

公元405年,在没有实现财富自由的情况下,我自行退休了。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节选自《归园田居·组诗》

41岁那年,成为我人生的一条分水岭。

这年秋天,我经叔叔介绍,去离家百里之外的彭泽担任县令。

因为著名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事件,我把这份才做八十多天的工作辞了。

这一事件,不过是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原因是我受够了官场的污浊,以及生计套在身上的枷锁。

后世著名学者费勇这样评价我: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社会真正做了自己的人,他辞掉了官,辞掉了体制的保障,回到农村,自己养活自己。”

我辞掉的,不仅是县令一职,更是违背天性的生活方式。

这世上,有人辞官乘舟归田园,有人披星戴月赴远方。

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生活方式,适合自己的,才是值得坚持的。

世人扮演家长、子女、配偶,同事这些人生角色,却常常忘了自我。

认识自己,成为自己,属于生而为人的根本职责。

41岁前,我委曲求全,混迹官场。41岁后,我安贫乐道,辞官归隐。

02

公元408年,辞官后的我,耕作田园,教养子女。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责子》

这首诗,我写的是家庭生活,是我一百多首诗歌中少见的一抹。

人到中年,做事力不从心,我希望儿子好好读书,出人头地,重振门楣,光宗耀祖。

但我冷眼旁观孩儿们,一个个都不太有出息的样子:

长子阿舒,十六岁了,懒惰得很;

次子阿宣快十五岁了,心思还不在学习上;

三子阿雍和四子阿端,都十三了,还不识数字;

小儿通儿,九岁了,只知道吃吃吃。

唉,这群顽童……

我是责子,也是爱子。是殷殷期盼,也是顺其自然。

后世有位狂生苏东坡也曾为幼儿写过一首诗,他希望孩子朴鲁一点,愚钝一点,一生无灾无难,顺顺利利地谋个一官半职。

想来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平安,快乐,有所作为。又都喜欢把自己未能成就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若成,幸也;未成,命也。之于我,也是如此。

03

公元408年,住宅失火,我与家人宿于舫中。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节选自《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我44岁时,流年不利。

秋天,一阵风,一场火,将我的居所烧个精光,还好家人幸免伤亡。

门前有只舫舟,于是我将它倒扣过来,既遮阳,又挡雨,一家人暂时住在船下,像一群寄居蟹。

迢迢秋夕,亭亭月圆。果菜复生,惊鸟未还。面对这番晚景,我沉思良久,想起前程往事,也进行自我审视。

目前这种生活,是自己选择,所以无悔。同时我决定,该赏月赏月,该睡觉睡觉。活在当下,才是王道。

“临事静对猛虎,事了闲看落花。”有此心境,才能成事,才能真正做到随遇而安。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

诗歌、书籍、美酒、古琴、落日、巧云、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用来自渡的小舟。

04

公元410年冬,移居南村,遇上一群好邻居。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节选自《移居》

选择安居之地,有人只看房子,有人在意风水,我最关心的是人文环境。

旧宅失火两年后,我迁居到了南村。这个心愿,其实已在我心里盘桓多年,现在终于成为现实。

不为别的,只因为这里的人心地淳朴,大家可以坦诚交往,一起喝酒,结伴登高,聊聊各自生活中有的没的。

读到好文章,还能一起欣赏,遇到麻烦事,愿意一起研究。有事各自忙,无事长相思。

感觉搬到这里,就像走近了桃花源,能过舒心日子。

《菜根谭》有言:“交友需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若说人生有意义,那么这意义,相比追求功名,迎合他人,更应该是成为自己,与喜欢的人事在一起。

人生匆匆,与其在错误的地方趋炎附势,不如择善而居,随喜而安。

陶渊明这一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

出生于没落的官宦世家,幼年丧父,壮年丧妻,中年丧母,命运的暴击轮番上演。

贫寒的出身,动荡的时代,促使他从小立下重振门楣、光复华夏的远大理想。

曾仗剑游历,衣袂翩翩,做过披荆斩棘的英雄梦。

也曾踏上仕途,载沉载浮,做过兼济天下的官途梦。

人生几十年,上下求索,大起大落,在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中,最终找到符合自己天性的生存之道,便毅然归去,且行且吟。

本文内容由小珊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