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美容

《三国演义》感悟曹操人生经历(《三国演义》感悟曹操人生的意义)

导语:重温《三国演义》,感悟曹操人生

《三国演义》描述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它宣扬建功立业、积极进取、精诚团结、笃信仁义等精神是今天我们民族精神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都已沉淀于中华文化意识深处。

《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被作者罗贯中刻意贬低,因为作者有意突出和夸大"忠"和"义",曹操被称为"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残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现实中的曹操,是东汉末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与曹丕、曹植父子三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人物,史称"三曹"。

(一)“有志者事竟成。”

曹操胸怀大志,腹隐机谋,爱贤若渴,"包藏宇宙之机,呑吐天地之志。""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曹操与手下文臣武将没有所谓的结义之情,只有共同的理想信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魏集团的最大成功,是靠集体智慧。曹操的经历它告诉人们,不可安于贫贱与现状,有了志向就有了目标,才能更好地做事,有远大抱负,只有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才有可能获得最佳生存价值。

(二)“凡事留余地,日后好相见。”

曹操敬佩关羽的义气,放掉了一心一意投奔大哥而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对关羽挂印私自离开的事情也并没有追究。赤壁之战中曹操大败,华容道上关羽感激其旧情,心软放了曹操一马。对心地善良,讲究义气的人,即使得罪自己,也不要过于计较,“抬头不见低头见”,人生何处不相逢?

(三)“识时务者为俊杰。”

曹操吸取董卓、袁术的前车之鉴,虽“挟天子而令诸侯”却处处以周公自喻,愿做辅政者,而不愿做一个篡政者,避免了将天下矛头全对准自己的尴尬。曹操并非没有野心,而是能够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汉朝经过四百多年的统治,正统地位早已深入人心。很多儒生士族只是暂时选择曹操为首领,用以和董卓和袁绍对抗,他们以曹操为依靠,但拥戴的仍然是汉室天子。儒家士族的理想还是恢复汉室的文治武功,因此选择了时代的能者——曹操。试想曹操一旦称帝,刘、孙两家势力必定会以此制造事端。“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纵观东汉末年史实,汉家王朝早已分崩离析,曹操此言不虚。

《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奸雄”。他深谙权谋,懂军事,机敏机警,充满智慧,阴险狡诈毒辣;他杀吕伯屠一家,向粮官借头,屠戮徐州,梦中杀人,杀杨修,杀华佗,“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他的信条;他深沉机敏,豁达豪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他的手段;他雄才大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是他的用人之道。他终于成就了一番大业。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评价:历史书上的靠不住。…… 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琪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