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以来群雄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的事件(汉末到三国鼎立经历多少年)
导语:梳理:汉末割据、三国鼎立与衰亡,看这一篇文章就够了
汉末三分天下,大大小小事件无数,这一篇文章是整理和梳理了汉末割据的形势、三分天下的局势以及三国的灭亡。
宦官、外戚的矛盾为导火线,汉末的割据汉末,以积久为患的宦官、外戚为导火线,最终导致了割据的局面。
灵帝是个最尊信宦官的。
他因为数失皇子,何皇后的儿子辩,养于道人史子助家,号为史侯。
王美人的儿子协,灵帝的 太后董氏自行抚养,号为董侯。
灵帝想立董侯,没有办到,前一七二三年(189),灵帝病重了,把董侯嘱托宦者蹇硕,叫蹇硕立他。
这时候,何皇后的兄弟何进,做了大将军,兵权在手。
蹇硕想诱他入朝,把他杀掉,然后拥立董侯。
何进明知他的阴 谋,拥兵不朝。
蹇硕不敢动。于是史侯即位,是为废帝。
这时候,外戚、宦官,依旧是势不两立。
然而何氏出身低微,何太后的立,颇得些宦官的力。以是何氏对于宦官,有些碍难下手。何进虽然杀掉蹇硕,又逼死董太后,杀掉董太后的哥哥董重,然而要尽诛宦官,何太后就要从中阻挠他。
何进手下袁结等一班人,因而劝何进召外兵以胁太后。
宦官知道事情危险了,就把何进诱人宫,杀掉。袁绍等趁机杀尽宦官。
凉州将董卓,驻兵在河东。听得何进的命令,即日进兵。
这时候刚刚到京。于是拥兵入京城,把帝废掉了,拥立董侯,是为献帝。
京城里的大权,霎时间落入“凉州军阀”之手。
袁绍等班人,自然是不服的。于是袁绍逃回山东,起兵“讨卓”。诸州郡纷纷应之。
董卓就把天子迁徙到长安(近着凉州老家)。“讨卓”的兵,本来不过“各据地盘”,没有“讨卓”的诚意。自然是迁延敷衍,毫无成功。
然而“凉州系”却又内乱起来了,前一七二0年(192),司徒王允和中郎将吕布,合谋杀掉董卓。董卓手下的将官李傕、郭汜,起兵攻陷京城,杀掉王允。吕布逃到山东。李傕、郭汜又自相攻伐。催劫天子,氾留公卿为质。
直到前一七一六年(196),凉州将张济从东方来,替他们和解,才算罢兵言和。
献帝趁这机会,便想逃归洛阳。李傕、郭汜起初答应了,后来又追悔,合兵来追。献帝靠群盗李乐等帮忙,总算逃脱。
然而群盗又专起权来,外戚董承等没法,只得召兖州的曹操入卫。曹操既至,以洛阳残破,挟着献帝,迁都许昌(如今河南的许昌县)。
从此以后,大权都在曹操手里,献帝“守府而已”。
这时候,州牧郡守,纷纷割据。就有:
袁绍 据幽、并、青、冀四州
刘备 据徐州
刘表 据荆州
刘焉 据益州
袁术 据寿春(如今安徽的寿县)
马腾、韩遂 割据凉州
后汉时代,是颇重门阀的。袁绍是“四世三公”,所据的地方又广大,所以势力最强。却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所假借的名义,也与众不同。
三国鼎立的局面袁、曹的冲突:“凉州系”在当时,是个扰乱天下的罪魁。然而其中并没有雄才大略的人,李傕、郭汜、张济,不久都无形消灭了。
只有吕布,却是个骁将。袁术攻刘备,吕布乘势夺取徐州。
刘备弄得无家可归,只得投奔曹操。这刘备也是个英雄,曹操便利用他去攻吕布。曹操表刘备做豫州牧,借兵给他。前一七一四年(198),和他合力,攻杀吕布。
这时候,袁术因为措置失当,在寿春不能立足,想要投奔袁绍。曹操顺便叫刘备击破他。袁术只得折回,死在寿春。
然而刘备也不是安分的人,就和董承合谋,想推翻曹操。却又自己出屯小沛。
事情发觉了,曹操杀掉董承,打破刘备。刘备也投奔袁绍,于是青、徐、兖、豫四州略定。
袁、曹冲突的时机到了。
而东吴的形势变化:当东诸侯起兵“讨卓”的时候,长沙太守孙坚也起兵而北。董卓西迁之后,孙坚便收复洛阳。
后来和袁术结连,去攻刘表,给荆州军射杀。
他的儿子孙策,收集残部,投奔袁术。孙策虽然年少,倒也是个英雄。看看袁术不成气候,便想独树一帜。
于是请于袁术,得了父亲旧时的部曲,南定扬州。
前一七一二年(200),孙策死了,他的兄弟孙权代领其众。
三分鼎立的局面渐渐形成:前一七一二年(200),战于官渡,哀绍大败,惭愤而死。儿子袁谭、袁满争立。
前一七O六年(206),曹操全定河北。前一七O四年(208),便南攻荆州。刘表刚好死掉,他的小儿子刘琮,把荆州投降曹操。
这时候,刘备也在荆州。他和曹操是不能相容的,逃往江陵。曹操派轻骑追他,一天一夜走三百里,到当阳长阪追到了。刘备兵败,再逃到夏口,投靠刘表的大儿子刘琦。
这时候的刘备,可算得势穷力尽了,刘备手下的诸葛亮,便想一条计策,自己到江东去求救。
这时候的江东,论起兵力来,万万敌不过曹操。然而(一)北军不善水战,(二)荆州军又非心服,(三)加以远来疲敝,又有疾疫,却也是曹操兵事上的弱点。
孙权是个野心物勃的人。手下周瑜、鲁肃等也有一部分主战的,于是派周瑜带水军三万,和刘备合力,抵御曹操。
大破曹操的兵于赤壁(如今湖北嘉鱼县的意登山)。
于是曹操北还,刘备乘胜攻下如今湖南省的地方。
明年,周瑜又攻破江陵。
三分鼎足之势,渐渐的有些成立了(俗传“借荆州”一语,说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这句话毫无根据)。
三国的形成:赤壁战后,曹操一时也不想南下,而西方的交涉又起。
原来凉州地方,本有个马腾、韩遂割据。李傕、郭汜等灭后,曹操虽然收复关中,派钟繇镇守,却还没顾得到凉州。
前一七O一年(211),曹操征马腾做卫尉。马腾的儿子马超,疑心曹操要害他,就和韩遂举兵造反。凉州的兵势,十分精锐。
钟繇抵敌不住,只得弃长安而走。马超、韩遂直打到潼关。曹操自将去抵御他,用离间之策,叫他两个分心,到底把他打败了。
明年,曹操就杀掉马腾。马超知道了,举兵又反,却给杨阜等起兵打败。马超就逃奔汉中。
这时候的汉中,是谁据着呢?先前巴郡有个张修,创立五斗米道。沛县的张鲁信奉他,张修死后,张鲁就俨然做了教主,很有信奉他的人。益州牧刘焉,便叫他保守汉中。刘焉死后,儿子刘璋颇为暗弱。张鲁就有吞并益州之志,刘璋急了,因为刘备素有英雄之名,就想招他入川,用他防御张鲁。
刘备闻命,真是“得其所哉”。即便带兵入川,不多时,就借故和刘璋翻脸,把西川夺去,这是前一六九八年(214)的事。
前一六九七年(215),曹操平定张鲁,取了汉中。前一六九六年(216),刘备又把汉中夺去。这一年八月里,又命关羽从荆州进兵,攻取襄阳。这时候的刘备,对于曹操,竟取了攻势了。
曹操取汉中这一年,孙权因刘备入川,也颇想乘虚夺取荆州。
刘备这时候,正想争取汉中。知道两面开衅是不行的。便和孙权妥协,把荆州地方平分,备使关羽守江陵,权使鲁肃屯陆口(这时候周瑜已经死了)。
到关羽进攻北方的时候,孙权又把吕蒙调回,换了个“未有远名,非羽所忌”的陆逊。关羽果然看轻他。把江陵守兵,尽数调赴前敌,后路空虚。吕蒙便乘势发兵,袭取江陵。
这时候,关羽前敌的攻势,也已经给曹操发大兵堵住,弄得进退无路,只得退军,给孙权伏兵捉住,杀掉。西蜀进取之势,受了一个大打击。
前一六九二年(220),曹操死了。儿子曹丕嗣为魏王,便把汉献帝废掉,自立,是为魏文帝。明年,蜀汉先主刘备也称帝于成都。前一六八三年(229),孙权也在建业称帝,是为吴大帝。后汉就此分作三国。
三国的衰亡蜀国的灭亡关羽的败亡,是蜀汉一个致命伤(当时东吴的无端开峰是有背信义的,在历史上也很为少见)。所以先主称帝之后,就首先自将伐吴。
却又在猇亭,给陆逊杀得大败亏输。又羞又气,死了。
诸葛亮受遗诏辅政,东和东吴,西南定益州(汉郡,治滇池,如今云南的昆明县),屡次出兵伐魏。前一六七八年(234),死了。
蜀汉就此不振。
蜀自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秉政。费祎死后,后主才亲理万机,信任宦官黄皓,颇为昏暗。蒋琬、费祎的时代,不大主张用兵。费祎死后,姜维执掌兵权,连年出兵北伐,毫无效果;而百姓疲弊,颇多怨恨。
前一六四九年(263),司马昭叫钟会、邓艾两道伐蜀。会取汉中,姜维守住剑阁(如今四川的广元县),会不得进。而邓艾从阴平直下绵竹(就是从甘肃文县,出四川平武县的左担山,向绵竹的一条路),猝攻成都,后主禅出降。蜀汉就此灭亡。
魏国的灭亡诸葛亮死后五年,魏明帝也死了。养子芳年纪还小。明帝死时,本想叫武帝的儿子燕王宇辅政。中书监刘放、中书令孙资,趁他昏乱时候,硬劝他用曹爽和司马懿。明帝听了他。
于是曹爽、司马懿,同受遗诏辅政。其初大权尽在曹爽手里,司马懿诈病不出。
到前一六六三年(249),曹爽从魏废帝出去谒陵。不知道怎样,司马懿忽然勒兵关起城门来,矫太后的命令,罪状曹爽。曹爽没法,只得屈伏了。其结果,就给司马懿所杀。
于是大权尽入于司马懿之手。
曹爽死后,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弟兄,相继秉政,削平异己。司马师先废曹芳而立曹髦;司马昭又弑曹髦而立曹奂;到司马炎,就自己做起皇帝来了[前一六四七年(265)]。
吴国的灭亡于是晋国派羊祜镇襄阳,王濬据益州以图吴(羊祜死后,杜预代他)。
吴自大帝死后,少子亮立。诸葛恪辅政,给孙峻所杀。
于是峻自为大将军。峻死后,弟綝继之,废亮而立景帝休。
景帝把孙綝杀掉,然而也无甚作为。
景帝死后,儿子皓立,很为淫虐。吴当诸葛恪秉政时,曾一次出兵伐魏。
诸葛恪死后,忙着内乱,就没有工夫顾到北方。靠着一个陆抗,守着荆州,以抵御西北两面,陆统死(274)后,吴国就没有人才了。
前一六三二年(280),王游、杜预,从益、荆两州、顺液而下。王濬的兵先到,孙皓出降。吴国也就灭亡。
笔记整理自《细说三国史》,欢迎大家持续关注,后续不断会有历史类的笔记整理!
本文内容由小馨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