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游戏

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影响力(王阳明心学为何适用于日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导语: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及在日本的影响

王守仁(1472-1529年),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阳明学,又称王学、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是由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学说。根据王守仁一生中的经历,其受到道家的影响明显多于佛家,但其终究不离儒学本质,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最无争议的的两个半人就是孔子、王阳明、半个曾国藩。王阳明也是文人用兵成功的代表人物之一。明史上说,在明以前,又是文人又通晓军事谋略排兵布阵的,没有人能超得过王阳明。王阳明,即王守仁,自号阳明子,学生称他为阳明先生。他著书立说,在学院里宣讲自己的心学,使学说得到推广。他的学说思想传到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对日本,时至今日,王阳明心学的影响在日本的影响要远大于中国。王阳明心学的精髓王阳明的学说与陆九渊的学说构成了我国哲学思想史上的“心学”。王阳明“心学”的精髓在哪?阳明先生自己就已概括:“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在阳明先生的学说中,“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心即理”,是心学的理论基础,也是王阳明的世界观。王阳明认为吾心便是天理,万事万物源于心。“知行合一”是心学的核心。以“心即理”为基础,认为知,行要一起进行。“致良知”是心学的认识方法。致良知就是扩充良知,把良知推广到万事万物中。这三点正是王阳明心学精髓所在。王阳明心学在日本的影响

王阳明心学在日本广为推崇,大约是在阳明先生去世八十多年后,他的作品《传习录》传入日本。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快赶超欧美列强。明治维新的成功离不开明治的政治手腕,德川家族的无能也是原因之一,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王阳明的心学给当时明治维新者提供了理论武器。王阳明学说提倡“心即理”“致良知”,重视本心,顺从人的本心,讲人性。当时身心受到禁锢的日本人民,他们渴望思想解放,人身自由,阳明先生学说无疑是给他们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支持。所以王阳明的心学在日本广为流传。王阳明先生的学说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三大点构成,流传至今。王阳明的学说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心出发,日本人遵循了自己的本心,凭借王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推翻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封建幕僚统治,成功地完成了明治维新,成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以小编的观点来说,阳明先生的学说对现代仍有意义,我们的行为都是以心里的想法为主导,我们要保持“良知”,心若明亮,生活就明亮。

本文内容由小畅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