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圣弃智谁提出的(绝圣弃智什么意思)
导语:绝圣弃智19:真正的强大,需要三种放弃和一种归属!
【《道德经》第19章·原文】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今译】
抛弃巧辩,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弃绝伪诈,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就自然会消失。 “智辩、伪诈、巧丽”这三者全是巧饰的,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使人有所归属:保持朴质,减少私欲。
【评注】
1.【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天下如无智辩之人,则愚钝者不为所欺,而人人皆得其利矣。
也有版本为“绝圣弃智”。《道德经》中的“圣人”,有两种意思,一种指真正得道之人,行不言之教的圣人;另一种指,行伪诈之智的表面圣人,实际是无道之人。
《关尹子》书中说:
不信愚人易,不信贤人难;
不信闲人易,不信圣人难;
不信一圣人易,不信千圣人难。
夫不信千圣人者,外不见人,内不见我,上不见道,下不见事。
这段话将人的“智”由低到高分为几个等级:愚人、贤人、圣人、千圣人。所谓的绝“智”,就是连“千圣人”也不信,而是将道作为内心的最高信仰。
这样的人,能够外不见人相——抛却渺小的人类视角,站在道以及天地之上去看待万事万物;内不见我相——内部看不见小我的私欲的产生,上不以执着心见道,下不以执着心见事。
从言论可信度的角度,怎样对智人与愚人进行区分?
世间普通人所说,从深度到逻辑都有很多漏洞,所以比较容易排除其困扰。
贤人的话,相对考虑全面,逻辑性强,普通智慧层次的人很难不生信。
圣者之言,符合人类的普遍认知,逻辑清晰,契合究竟真理,这种入情入理的言辞使人很难反驳。如果是很多圣人都说同样的话,想超越这些言辞就非常困难了。
但要知道究竟的真理是超越人类语言和思维的,再精妙的言辞,也会有细微的执着在其中。即使是悟道的圣者,只要他用语言和人交流,也无法突破这个局限。这是由语言的固有特性所决定的。
因为语言是思想的表达形式,而普通人的思维,必须建立在二元的分离执着模式下才能运作。
当我们还被粗大执着蒙蔽时,圣者也只能通过语言这种方式来引导众生。他们所有言行的目的,是以执着来对治执着,这需要很高的智慧。
2.【绝伪弃诈,民复孝慈】
无伪诈之心,则人皆各任其天真,而人人孝慈矣。人人都恢复淳朴的天性而自然变得孝慈。
3.【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趋巧而务利,则相竞而为盗贼。绝弃之,则亦何所为而为盗贼哉。
如世人都追求投机取巧,并将追逐私利作为第一要务,那老百姓就会恶性竞争,乃至采取偷盗抢夺的方式,沦为盗贼。如果绝弃崇尚机巧与无限逐利的思想和行为,那老百姓哪里会相互争抢而沦为盗贼呢?
4.【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
智辩、伪诈、巧利,这三者都是天下失道之后,后世之人崇尚人文智巧而产生的,有道的圣人认为,这三者都不足以治好天下。所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下面的主张。
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尚质素而守敦朴,去其私念,绝其嗜欲,如此则天下自无事而长太平矣。
素,特别纯的丝,见素,看到事物的本质。
朴,未经雕琢的、浑然天成的状态,去掉浮华、虚幻,内心才能保持平静。
【引述】
流俗重“文”,老子重“质”。老子视“文”为巧饰,违反了人性的自然。巧饰流行,更形成种种有形无形的制约,拘束着人性的自然。本章所流露的愤世之言,乃是针对虚饰的文明所造成的严重灾害而发的。
▲为什么要绝、弃?如何绝?怎样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变得越来越复杂。
复杂在哪儿?在“智、辨、伪、诈、巧、利”,这些都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概念,从而产生了攀比和争执。当人们放弃对这些执着而回归本性时,内观自己、认识自己,其心灵深处的真实力量就会自然流淌出来。
弃的精髓就在于放下,放下架子、身段,放下自己的名利得失。所有创造的财富和地位,最终都得放下,这些不但带不走,还会对人产生拖累。
越是不执著,越是可以包容广大、越可以无边无际。
《道德经》18:扁鹊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为什么说自己是最差的?
《道德经》17:领导者有4种境界,看看你的组织属于哪种?
《道德经》16:怎样将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格式化?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余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