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教育

河图洛书为什么五居中(河图洛书怎么理解)

导语:河图、洛书为什么惟独用“5”为“中”?

“易”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好好认识。

我们读河图、洛书,会发现它们的四面或四面八方都各自有数代表方位,如河图中,北为1、6,东为3、8,南为2、7,西为4、9。洛书中八方也各有数。文王后天八卦,其数为坤2、乾6、震3、坎1、艮8、巽4、离9、兑7。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以5为四面八方的“中”或“中宫”。

那么,为什么河图洛书惟独要用“5(五)”为“中”呢?

中五阴阳统会图

那就要先了解“五”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

五,古字写作:

古文“五”1

更早写作:

古文“五”2

其一:五,是什么意思?

“五”本义是指阴阳在天之间相交。

古文“五”字,一个叉叉形状,上面一横象征“天”,下面一横象征“地”。“五”字它的意思是指在天地之间有阴阳相交。

当我们去看考古成果中的古代陶器之类上的符号,要知道,那些叉叉角角都是在表达古人类的思维成果。

这个意思,正好与一阴一阳为“道”,道生一一生二等,以及易经的“天地人”三才之道相合。“三才”人在中,人不过是天地阴阳交泰的生物而已。所以“五”象征“天地之中”。这好像给人的感觉是仅仅指居于天地“上”“下”之中,其实不然,它也包含象征上下四方之“中”的取义。“五”就是“中”的象征。

其二:我们就要进一步来探索,“五”这样的意思是怎样来的。

这就要谈到古人对太阳的观察方法的发展。

最初,古人观察太阳很可能是无意识的,抬头一看,红彤彤那个就是太阳。但渐渐地先人们有了有意识观察太阳的行为。

最初可能是以手架于眼睛上看太阳的不自觉行为,后来可能就有了有意以手为工具观察太阳的行为。这就是最早的通过手指的缝隙观测太阳。固定观测者、固定时间地点、用固定的参照物,是不是也可以发现太阳的运行规律?那肯定是多少会有发现的。可能不是很准确的。或许黄帝时期甚至更早用过这样的方法。

后来,到了夏代,有了“柱缝迎日”观测太阳的方法,曾经有考古队发现过相关遗迹。

这大大地提高了对太阳运行规律的测量水平,所以夏代的日历是很先进的,这个文明成果的得来不是偶然的。

再后来,有了“立杆测影”的方法。立杆测影,简便易行,易于观察记录,所以当是用得更广泛的方法。

立杆测影很容易发现一个典型现象,就是杆子在地上有影子,影子和杆子之间形成了一个相交的夹角。而影子或夹角无论如何改变方位,它们的相交点的位置都不会改变,那就是始终在“中”——杆子立定地上的点。而一天中影子最短、最接近这个“中”点的时候就是“午”。所以就有了“交午”的认识。

立杆测影进一步发展就有了圭表、日晷等工具或技术手段。

午,也就是“交”。

日晷

对天上和地下、阳光和阴影、杆子和影子的认识,催生“阴”“阳”这种形而上的东西。这就有了“阴阳交午”的概念。先人伯伯们把这个认识用图形画出来,就成了“五”的古字。“五”就是天地阴阳围着它转且发生变化的“中”。

在数的发明和应用中,这个观念被保存和利用起来,“五”就成为“中”的代表。

所以以“五”为“中”是有来头的。“五”,包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

从义理上来讲,对河图洛书以“5”为中,先人伯伯对此是有很多解释的,如宋程大昌认为,那是因为1、3虽然受数于天但未得地气,2、4受数于地没有得气于天,而五呢既得天生之气又得地气承托,天地之气在此相交,五分气而成金木水火,五行变化从此开始,世界繁华就此生发。这自然是有道理的。

更多内容,我们将在介绍五行的文章中进一步讨论。

五行图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