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性尿崩症(什么是肾性尿崩症状)
导语:什么是肾性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由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或抵抗,导致肾脏集合管不能浓缩尿液,大量的低比重尿排出,包括中枢性尿崩症和肾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指抗利尿激素分泌正常,由于肾脏的原因,肾小管对抗利尿激素反应减弱或无反应,而引起的多尿、多饮、低比重尿。
临床表现及诊断:
突出表现为多尿,尿量2-20L/d,夜尿增多,烦渴,喜喝冷饮,通常发生在10岁以后,如果不能充分补充水分,易出现脱水及高钠血症。临床通过多尿等临床症状及低比重尿即可诊断尿崩症。如果血抗利尿激素升高,对外源性抗利尿激素反应差,可明确诊断肾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应与中枢性尿崩症相鉴别,中枢性尿崩症临床上除尿崩症表现外,多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而无肾脏病的表现。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或缺失,对外源性的抗利尿激素有反应。
肾性尿崩症病因包括遗传性和获得性:
1、遗传性,多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有关。
2、获得性包括:肾脏病如髓质囊肿病,多囊肾,镇痛药肾病,梗阻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骨髓瘤肾病等;高钙血症;高钾血症;药物如锂类药物,两性霉素等。
肾性尿崩症对外源性的抗利尿激素无反应,治疗主要以治疗原发的肾脏病为主,如停用引起肾性尿崩症的药物,纠正低血钾和高血钙,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等。
另外还包括一些传统的治疗手段:
1、饮食和饮水,充分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及高钠血症,同时避免饮水量过多引起的水中毒的发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提倡低盐饮食以减少溶质性利尿,提倡合理的蛋白饮食,提倡口渴时主动饮食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2、排尿,定时彻底排空膀胱的习惯,有助于减低尿路静水压,预防尿路扩张、神经源性膀胱、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发生。
3、静脉输液,在存在肠道失水和发热处于严重脱水状态时,可能需要静脉补液,应该注意输液浓度和输液速度。
4、传统的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钠离子通道阻断剂等。
本文内容由小媛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