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咬尾的原因(猪咬尾巴怎么回事儿)
导语:猪为啥会咬尾巴?猪咬尾怎么办?
咬猪尾是猪应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通常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多发。养殖场发生猪咬尾事件,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关节肿胀、跛行等。严重时可能引起败血症,导致猪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所以养殖户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猪尾巴咬人的情况!猪为什么咬尾巴?咬猪尾巴怎么办?
一、猪咬尾巴的原因1、猪自身因素。因为猪嗅觉敏锐,喜欢舔血,容易形成嗜异性。当一只猪的尾巴被咬后会出血,会引起其他猪继续咬,会使咬尾巴的情况更加严重,伤口的进一步恶化会导致更严重的尾巴受伤。但是,猪的模仿能力很强。当猪群咬尾巴时,如果不及时控制,其他猪就会模仿这种行为,导致这种行为在整个猪群中蔓延,造成严重后果。猪的咬尾现象因猪的性别而异,公猪的咬尾通常比母猪严重。2.营养因素。日粮中缺少一种或几种营养素,会导致猪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从而导致猪的一些异常行为,如日粮中蛋白质含量不足、必需氨基酸缺乏、能蛋比失衡等,从而导致猪的蛋白质代谢紊乱,产生兴奋和相互撕咬。缺盐时,还会加重咬尾;当饲料缺乏矿物质时,如磷,猪会拱起来,互相舔咬尾巴。3.管理因素。管理因素是造成猪尾巴咬人的主要因素。
配种前对猪的分组不合理,比如猪的个体差异大,就会导致猪与猪之间的争斗。当猪群过大时,很难建立良好的畜群秩序,从而加剧相互争斗的频率。如果猪舍的喂食槽设置不够,猪在喂食过程中会互相撕咬,或者体质较弱的猪会攻击吃饲料的猪,因为抢不到饲料而被挤出来造成外伤。如果猪的饲养密度过高,也会增加猪与猪之间争斗的可能性。此外,在进行一些常规工作时,如不当的饲养、组转、称重、免疫等工作方法,或其他动物闯入圈舍惊吓猪群时,也容易引起猪群的应激反应,使猪群出现躁动不安、咬人等现象。4.环境因素。养殖环境太恶劣时,如温度过高、相对湿度过大、粪便清理不及时、屋内空气质量差、有害气体浓度过高、屋内光线过强等。,会影响猪的正常休息和采食,会增加猪的敏感性,导致咬人。
二。预防猪尾咬伤为了有效预防猪尾咬伤的发生,应该采取综合的办法。仔猪出生后及时剪尾、剪齿是预防咬尾现象的有效措施。经常使用切尾。可以选择用剪尾钳剪掉小猪尾巴的1/3或1/2,这样可以防止伤口感染而不出血。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猪的品种、体重、体质、采食量,合理分组,尽量全进全出。1.控制适当的饲养密度,合理利用猪圈空间。根据猪的体重和繁殖季节,确定最适宜的饲养密度。通常每组仔猪10~20头,育肥猪6~8头,种公猪单列。每头断奶仔猪0.23~0.33 m,3~4月龄育肥猪0.4~0.6m,5~6月龄育肥猪0.6~0.8m。加强日常管理。猪舍要设置足够的饲料罐和饮水装置,避免抢水抢粮现象。猪圈附近的噪音不要太大,以免打扰猪的休息和喂食。
在日常的饲养、注射、群转等工作中,要注意动作要轻,以免引起猪的应激反应。猪为什么咬尾巴?咬猪尾巴怎么办?3.提供适当的营养。不同阶段的猪有不同的营养需求和营养比例,应根据猪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确定营养需求。要提供营养全面、比例合理的全价饲料,避免因饲料中缺乏某种营养素而导致猪的代谢紊乱。除了提供日常饲料外,还可以喂一些青饲料,保证猪体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
4.为猪提供舒适的饲养环境。注意猪舍内温度、相对湿度、空气质量的控制。做好夏季防暑降温和冬季保暖工作。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通风,即使在冬天,适当的通风也是必要的,这对于控制屋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降低屋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另外,要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做好定期消毒工作。养殖户发现有咬猪尾现象发生时,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将喜欢咬尾巴的猪与受伤的猪隔离,做好受伤猪的治疗工作防止感染,想尽一切办法分散猪的注意力。
本文内容由小葵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