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棉被吗(宋朝以前没有棉花古人用什么御寒)
导语:宋朝以前都没有棉被,那么大冬天古人是怎么扛过去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当北风凛冽寒冬来临,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有太多的保暖措施,无论是北方的暖气、南方的空调,还是裹上身的羽绒服、雪地靴,更是拥有暖宝宝、加热座椅等诸多办公神器。
那么在棉被都没有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保暖过冬的呢?许多历史资料和考古文献都在向我们传达什么叫作“古人的智慧”。
一、身披建筑的外衣
古代既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想要舒适过冬怎么办?机智的古人,从建造房子开始,就已经早有打算了。
(坐北朝南的古代房屋)
首先从方位来说,古时房屋朝向基本都为南北向,为了增加采光面积获取阳光照射的热量,门窗都是朝南的,为了延长采光时间更是会加开西边的窗户。
在建造时为了增加防风御寒效果,墙体部分除了用砖砌还会注上灰浆,屋顶也采用瓦片鱼鳞状紧密排列,这些都加强了房屋整体的保温性能。
此外,“椒墙”也是古人智慧体现的一大创意结晶。所谓椒墙就是将花椒打碎研磨,然后和泥土混合在一起涂抹在内墙表层上,古代人们认为花椒是一种有良好保温效果的材料,可以达到密封固温的作用,因此在汉武帝时期,皇帝特意为皇后将居室未央宫打造成了椒房殿。
(以花椒和泥)
而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椒墙造价较高,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则会选择在土坯中掺入一些麦秸、稻草等,起到防风固温的作用。
除了椒墙,火墙和火炕也是古人冬季取暖的主要措施。
火墙大约出现于秦汉时期,为满足贵族和皇室需求,当时的建筑设计师从房屋结构入手,发明了一种“夹心墙”,在墙体中间留有空隙,地底布置烟道,放置炭火的炉灶口设在外边,将炭火放进灶口,产生的热气便会随着烟道涌向火墙,从而使整个室内都暖和起来。
(故宫火墙烟囱一角)
除了火墙,在各个殿内还设有火炕,在炕床下布上火道,各房间之间火道相连,当有热流通过,就会直接布满每个房间,让室内整体暖和起来。
这种取暖方式也在平民百姓中广为使用,老百姓家一般是睡觉的炕床与灶房相连,当做饭时灶台内的柴炭产生的热量会顺着烟道扩散,饭做好了,炕也变热了。作为中国古代人们主要取暖方式之一,直到今日,北方老百姓家中依然有火炕的身影。
(北方的火炕)
不同于现在取暖能源主要依靠电能、燃气,古代的取暖源主要来自于炭。室内取暖的另一主要方式,就是用火盆或者火炉烧炭取暖,火盆主要由黄泥或红泥制成,后来又有了铜盆和铁盆。
人们将火盆放于室内,除了取暖外,孩子们晚上围着火盆烤土豆、烤花生,女人们也可以烧烙铁熨衣服。
这种取暖方式有着简单易操作、温度易达到的优点,随时用随时点,不像火炕等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达到想要的温度,因此古代老百姓家中几乎都会有火盆的存在。
(烧炭取暖用的火盆)
古人除了用火盆取暖,还会在里边放上香料,再在火盆外放上一个竹罩子享受香盈满室的感觉,这时火盆其实也就拥有了另一个名字叫作“熏笼”。
熏笼不仅用来取暖还可以用来烘烤衣物。皇宫用的熏炉也不同于民间的泥炉,除了更精致,一般为铜质的,底下是盆的形状,上半个是同等大小的罩子,镂空花型甚是美观。
除了从室内构造入手,古人主要的取暖方式还是来自生活中,要知道宋朝以前是没有棉花给被子做填充的,那么人们要依靠什么来度过寒冷的冬夜呢?
二、寒夜虽冷有被为盖
根据史料记载,棉花的大量种植应当是在宋末元初。在宋朝以前,少量种植的棉花仅被当作观赏性植物存在。但没有棉花做主要填充物,不代表人们就没有棉被,只是内芯主要是用木棉花的棉絮来做以填充,起到棉花相同的效果。
(木棉花的棉絮)
除了木棉外,人们冬季被子的填充还有许多不同:
富贵人家多用蚕丝被、羽绒被,以锦缎为背面,内里以温暖轻盈的蚕丝为絮,或是选取鸡、鸭、鹅等禽类胸脯绒毛作为填充。这样做出来的被子保暖抗寒效果好,覆于身上还格外轻盈,只是由于用料珍贵且无法大量生产,所以只在达官贵人中盛行;
小康之家的人们多是采用绸缎为面,内里塞上麻葛、旧衣之类的填充物,这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御寒之物了;但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家来说,绫罗绸缎太过遥远,所以也只是以麻布制作成被罩,里面套上往年积攒的芦花、杨絮甚至稻草等物。
还有一种较为文艺的被子叫作纸被,选取楮皮纸或是野生藤条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因为原料坚硬厚实,制作过程繁琐严格,制成的纸张不仅保暖效果好色泽度还高。更有一些学子名仕将其作成帐子围于床周围,其上印上梅花山水等风雅之物,御寒又美观。
(印有梅花的纸帐)
这是几种涉及古人在生活起居方面主要的取暖方式,除了在“住”的方面,古人有着极高的要求外,在“衣”的方面,古人也充分发挥想象力,合理运用各种材料以度过漫长寒冬。
三、从“衣”开始确保温度
冬日寒冷我们一般穿羽绒服,踩雪地靴,那么在古代,人们没有羽绒服,平日要依靠什么衣服来御寒呢?
富人阶层多以动物毛皮制作成裘衣遮挡风雪侵袭,其中贵族阶层常用狐、貂、貉的毛皮制衣,差一些的选择羊、鹿、兔子、狗等动物的毛皮做成皮袄保暖抗寒。另外还会以这些材料做成同样保暖的棉鞋,例如鹿皮靴子、麂皮靴子、羊毛皮靴等。
当然这些都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关系。
动物毛皮太贵,猎场又多被贵族圈占,偶尔有百姓从荒山老林猎的一两只猎物,也多会将毛皮卖钱补贴家用。因此对于穷苦百姓来说,御寒的衣物更多是麻布葛布做棉袄,里边填充的也只是干草、柳絮、芦花等材料,看起来厚实,实则没什么保暖性,时间长了更是又冷又硬。
脚上穿的鞋叫“茅窝子”,高高的木质鞋底,好像离地面高一些,就能远离寒冷一些。鞋面就用茅草编好然后往鞋底塞上大量的芦花或杨絮用来抗寒。
(用茅草编成的茅窝子)
在棉花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成为平价保暖材料的年代里,每年都有无数的穷苦百姓被冻伤冻死,每到冬季,没有炭火或是春秋没攒够足量的芦花和杨絮,那么整个冬天就都没办法过了。
人们对温暖的向往是与生俱来的,由此也衍生出很多用以保暖的辅助用品。这些小物件在保暖抗寒的同时又丰富了日常生活。
四、古代的保暖“神器”
古人除了对衣食住行有要求,还创造出了许多有趣又抗寒的精致物件儿。其一就是手炉,相较于放在室内取暖用的火盆,手炉的体积明显更加玲珑精致。
手炉内放上炭火或者灶灰,外边罩上一层暖套,捧在手中温度刚刚好。也有一些做的特别小巧的,甚至可以放到袖子里,所以这个暖手小当家又被叫作袖炉。
因为手炉非常方便携带,在古代这个“暖手宝”可谓是人手一个。
(铜制手炉)
足炉要比手炉大一些,做的扁平,也是铜或锡制作,里边放上炭,平时将脚踩在上边,防止双脚长时间不活动被冻伤。
还有一种用来保暖的小玩意儿叫做汤婆子,铜或锡制,顶端留有小口,往内里装上热水,睡觉前将它放在被窝里可以将被窝捂热。由于它的热量来源比较廉价,因而在古代算是一种比较普及的取暖方式,可以说是一件家家户户必备之取暖神器。
汤婆子材质坚硬不易损坏因此有的人家甚至一传好几代,到现在都依然有人使用。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个现代版的汤婆子,是塑料的,每天晚上妈妈都要装满热水给我放到脚底踩着,到第二天一早里边的水都还是温热的,直接倒进盆里洗脸用,特别方便。
(铜制汤婆子)
除了这些御寒神器,古代还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存在叫作“古董羹”,也就是我们现在的火锅。最早的记录可以到4000多年前了,但大多都是关于器皿的记载,不过也不难想象出古人应当也和我们一样,会选择在寒风习习的冬日里,众人围坐一起吃上一口热气腾腾火锅的样子。
在没有科技文明的古代,人们能创造出这么多御寒过冬的存在,真是太过智慧了。
不过对于拥有现代科技的我们来说,暖气房和空调房的存在让我们足以舒适温暖的度过一冬,古人的这些御寒方式虽然有趣又优雅,大概也是没法忍受的。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