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现今分布的许多村庄命名与曹魏屯田有关吗(河南周口所有村庄地名)
导语:周口现今分布的许多村庄命名与曹魏屯田有关
东汉末年起,包括今周口一带的中原地区连年遭受战乱,人口骤减,十不存一,曹魏时改革租赋,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招抚流亡,开垦荒地,经济恢复较快。西晋统一后,周口一带续修水利,发展农业,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人口集中地区。
从黄巾起义到三国初年的30多年间,周口一带由于战争、天灾、疾疫和流移逃散,人口骤减,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土地荒芜,粮食匮乏,粮价高涨,人因饥谨死亡。淮河南北,“不居者各数百里”(《三国志•宗室传•孙韶传》)。“江准间空尽,人相食”(《后汉书•献帝纪》、《三国志•袁术传》)。
曹操统一北方后,从建安元年(196年)到建安末年(220年),以民屯主。曹操设置田官于各州郡,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广,以改变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造成的&34;的萧条景况。曹操屯田试点时,命枣祗负责,在今西华一带开展。关于屯田的方法,大多数人士主张根据租用官牛的头数,确定征收谷物的固定份额。施行后,枣祗认为此法丰收时不能多收,灾害时又打击屯民的积极性,主张分田之术,就是不用固定的份额征收,而是采用浮动的比例征收制,根据是否租用官牛来确定比例:租用者,官六民四;不租者,官民对分。这种方法避免了丰收时官府少收军粮,又能减少灾害时屯民的负担,虽然剥削仍很重,但在战乱时期,其对农民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曹操肯定了枣祗的方法,“使为屯田都尉”。后来曹魏屯田,大都采用枣祗之策。今西华枣口,原名枣祗口,就是枣抵在此屯田留下的地名。民屯一般以50人为一屯,屯田民既不能自由迁徒,也不能向郡县管辖的编户转移,只能世代替官府屯垦田地,接受其军事编制的严密监督,过着农奴式的生活。民屯为战乱时期毫无安全保障的农民提供了相对太平的生产环境,也将因战乱闲置荒芜的土地重新开发起来,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从曹丕建国到魏末,军屯民屯并重。以淮河南北的屯田区规模最大。正始元年(240年),魏国准备在淮上屯田,积粮抗吴,派邓艾前往汝阳(今商水县)巡视。邓艾考察后提出:第一,开凿河渠,灌溉农田,疏通漕运。简二,在淮北、淮南实行军屯。他的建议被采纳并实施。《三国志•邓艾传》载:“今三隅已定,事在淮南,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以为大役。陈、蔡之间,土下田良,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屯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十二分休,常有四万人,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吴,无往而不克矣’。宣王善之,事皆施行。”
正始二年(241年),邓艾“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三国志•邓艾传》)。正始三年(242年),司马懿“奏穿广漕渠,引河入汴,溉东南诸陂,始大佃于淮北”(《晋书•宣帝纪》)。正始四年(243年),司马懿又在这一地区“大兴屯守,广开淮阳、百尺二渠,又修诸阪于颍之南北,万余顷。自是淮北仓庾相望,寿阳至于京师,农官屯兵连属焉”(《晋书•宣帝纪》)。《晋书•食货志》记载邓艾淮南、淮北屯田时说:“令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田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破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项,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
从正始二年(241年)起,魏国在淮南、淮北广开河道,大举屯田。5里设置一个军屯营,每营60人,一面屯田,一面戍卫。同时,拓宽了淮阳、百尺两条河渠,从黄河引水注人淮水和颍水,颍南、颍北修成了许多陂田。淮水流域挖掘了300多里长的水渠,灌溉农田2万顷,从而使淮南、淮北连成一体。几年之后,从京都到寿春,沿途兵屯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出现了一派繁荣富庶景象。从此,淮水流域的水利和军屯建设飞速发展,魏国在东南的防御力量大大加强。每当东南有战事,大军便可乘船而下,直达江淮。军资粮食储备充盈,又没有水害困扰。邓艾所进行的大规模屯垦,对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对增加曹魏的军事财力,支持与东吴的战争,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曹魏政权能在三国中始终保持实力最强,邓艾功不可没。
军屯与民屯的最大不同一是军屯成员全是军人,二是收成全部充为军粮,将领率领耕种。由于都是强壮劳力,灌溉条件优越,生产效率高于民屯,淮南、淮北军屯,按邓艾估计“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后“可积三十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军屯解决了驻扎于边境的曹魏大军吃粮问题,增强了大军的动员能力,免除了“每大军征举,运兵过半,功费巨亿”的负担。
邓艾屯田使淮、颍之间的水田发展到了顶峰,淮北平原上水田空前发展。这些沟渠塘至6世纪《水经注》时代大多还势如连珠,仍然起着灌溉作用。魏时水稻开始在陈、蔡一带大规模种植。据考证,建安元年的淮水、颍水南北一带的屯田等都是水稻田。由于屯田种植水稻多,产量得以迅速提高。晋人傅玄说:“近魏初课田,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故白田(旱地)收至十余斛,水田收数十斛。”(《晋书•傅玄传》)以当时粮食亩产平均3斛(1斛约相当2斗多)左右,10斛粮食的良田亩产量确有很大提高。北方大面积种植水稻,不仅标志着曹魏农业的发展,而且是农业技术上的一个进步。
邓艾在陈、蔡地区留下了不少屯田遗迹。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记载:&34;广粮城在县九十里七里仓。今有‘广粮城’石刻三字。”
沈丘县付井北的砖城也是邓艾屯田积粮的旧地。据《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七河南二沈丘县记载:砖城,“在县东北四十五里,魏邓艾屯田置戍处也。”
本文内容由小苹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