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没有入声字(普通话音节中可以没有声调)
导语:普通话的声调里,为什么没有“入声”
许多人都知道近体诗里讲究格律,区分“平仄”。“仄声”里面又可以细分为“上去入”三声,与“平声”算在一起,就是所谓“四声”。
“四声”的“身世”
这个四声,容易让人望文生义。普通话里不就是1、2、3、4声吗(轻声不算)?其实要是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附录《汉语拼音方案》就可以看到下面这张图:
普通话的声调
没错,“平声”在普通话里分成了“阴平”与“阳平”,再加“上声”与“去声”,唯独找不到“入声”。
说来好笑,对于“声调”,其实古人一开始也搞不清楚。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尚且没有韵书(为写作韵文的人检查哪些字可以押韵而分韵编排的字书),而“音韵蜂出”要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因为当时的文学形式讲求声律和形式美。此外,佛教在东汉传入中国之后,梵文也对当时的国人有所启发。于是,齐梁时期沈约等人才算是发现了汉语的“四声”。就算这样,当时的皇帝(梁武帝)还是不懂,于是沈约就告诉他,平上去入这“四声”非常简单,就是“天子圣哲”这四个字,皇帝听了这句话,就算不懂,当然还是很开心啦。
沈约,传说是他发现了汉语的声调
“入声”的真相
说到这里,当然有人会问,古代的“四声”是什么发的呢?明朝的释真空和尚,就为此专门作过一首诗:
平声平道莫低昂,
上声高呼猛烈强。
去声分明哀远道,
入声短促急收藏。
这里的“入声短促急收藏”是怎么理解的呢?实际上,在古代汉语的“四声”之中,“入声”最为特殊。它不但是一种声调,还是一种韵母。具体而已,在唐宋时期,如果一个汉字发成入声,那么它的韵母就必定以 -p、-t、-k三个辅音韵母收尾。
比如大家熟悉的岳飞《满江红》,这首诗所押韵的就都是收成-t的入声字: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xĭɐt];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lĭɛt]。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ŋĭwɐt];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ʦʰiet]。
靖康耻,犹未雪[sĭuɛt];
臣子恨,何时灭[mĭɛt]。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kʰĭuɛt];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xiwet]。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kʰĭwɐt]!
有人或许要问了,为什么偏偏是 -p、-t、-k这三个韵母呢?原因也很简单,古代汉语里有三个鼻音韵尾,也就是-m、-n、-ng。把这三个鼻音念的非常短促的话,就会发出 -p、-t、-k这三个对应的入声韵。这也就是“入声短促急收藏”的道理。不信大家可以自己试一下。
为什么没有了?
有人会说,古代又没有录音机,你怎么知道“入声”就是这样发的。这有两个主要的理由。第一个,从古代留下的韵书看,三个入声的区分是很清楚的。
比如说,“叶噎液”三个字,在古代的韵书里,就被分别划在了“咸摄”、“山摄”与“梗摄”。再从“咸”、“山”、“梗”三个字看,它们的(古代)韵尾恰好就是 -m、-n、-ng,所以对应的入声字“叶噎液”,自然就是收成“ -p、-t、-k”了。
第二个理由,在于现存的语音现象。众所周知,汉语过去对朝鲜、日本、越南的语言产生过很大影响,所以今天我们还是可以看朝鲜、日本、越南的汉字读法上看到入声的痕迹。就拿“客”字来说,朝鲜(韩国)、日本、越南分别读成객(gaek)、キャク(kyaku)与khách。越南文写法比较奇怪(ch发k音),而日语因为不允许辅音(除了n)出现在词尾而在k后面加了一个u因此变成了“ク”,从变化比较小的韩语就可以知道,这三种语言的韵尾,其实就是来自于古代汉语的入声韵-k。
不仅如此,入声还存在于不少在当代的汉语方言里,像粤语(广州话),上面说的“叶噎液”三个字就念成ip、it、ik,韵尾跟隋唐年间相比也没有什么变化。
有入声的汉语方言(红点、蓝点)
既然如此,“入声”为什么在普通话里不见了呢?很有可能,是古人为了发音上的省力。这其实很容易理解,像ip这种元音+辅音的音节,当然不如i这个元音发出来这么干净清爽了。因此,从宋代之后,汉语中的入声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为了发音省力,三个入声韵母当然就合而为一了。就像今天的南京话,“叶噎液”都发成了一个音,也就是发出ie之后喉咙口“紧”一下,仿佛戛然而止一样。等到喉咙进一步松弛下来,”入声“自然就混到“平上去”三声里去了。所以今天的普通话没有入声,其实也是汉语发展史上的必然结果。
北京话与南京话声调比较
顺便说一句,这个短促的“入声”,一直到20世纪初期还存在。这就是民国初年制定的“老国音”。这个“杂糅南北”的人工音系就保留了南京话念法的“入声”。语言学家赵元任还专门录过一张国语唱片,我们现在还能听到:
其中的
在北京不過六個月。
一句中的,北、不、六、月 四个字,就是老国音的“入声”读法。
结果,这种不南不北的“老国音”根本推行不下去。北方人觉得矫情,南方人也觉得别扭。赵元任自己干脆也说只有他一个人会说这样的”国语“。于是没过几年,”老国音“被”新国音“取而代之。新国音其实就是北京音,与现在的普通话几乎没有区别。就此,古代汉语中的”入声“,终于走到了尽头。
本文内容由小滢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