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出生入死含义(道德经出生入死生之徒是第几章)
导语:学习《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里老子向我们讲述了中国远古哲学对于生死的看法,中国古代哲学对“生死”问题看的很开,没有把生死问题看成是多么大的问题,远古先贤们这样看待生死: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也就是说,人活着只是暂时寄居在世上,最终还是要回去的。
孔子在《易经》上也说“明乎昼夜之道而知生死”,也就是说只要了解了白天黑夜的更替道理,那就了解了生死。通俗点讲,人活着就如同在白天,人死了就如同夜里睡觉了一样,人生的境界就是如此,生与死不过就是在一进一出之间,所以没有多么的严重。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亦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天地宇宙给予人的生命,给予万物的生命,生死两头各占十分之三,人活着就要活动,这个活动又占十分之三。(这三样加起来十分之九,还有十分之一,这个十分之一就是由你自己做主的部分,偏向生死的哪一头就看个人自己的努力程度了。)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为什么会这样呢?天地给予人和万物生命,就是生的力量比死的力量要大,因为那个十分之一的存在(自己细想)。
“盖闻善摄生者”,什么叫“摄生”呢?这是老子最先提出的一个观念、道理,就是说修道的人,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命能做得了主。
“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这是说懂得摄生修道有成就的人,在路上走路不怕猛兽侵袭,像兕虎这些猛兽,角抵不到他,利爪抓不到他,行军打仗刀也砍不进去。“兕”是指头上有角的一种猛兽,后世说是犀牛。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根本就不可能死的。
老子的理论认为,一个善于摄生修道取得成就的人,完全可以把握自己的生死,完全可以“长生不死”,因为他已经把“死之徒亦十有三”这个死的过程消除了,把“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的这一部分也消除了,他的生死永远把握在自己手里了。看起来很玄、很虚,但道家《神仙传》里就记载老子并没有死,就连墨子也没有死,传说墨子在汉武帝时还出来过,表演一番就又走了。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悦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