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第三原文(《论语》八佾篇第三拼音)
导语:《论语》八佾篇第三25-26
【3-25】
子谓韶【1】:“尽美【2】矣,又尽善也。”谓武【3】:“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1】韶:一种通过讲解道理教人们如何自觉做人的方法。
【2】美:原指把兽皮、兽骨、花、羽毛、草等插在头上,装饰一下。这里指,外感美。
【3】武:一种通过惩戒人们的恶来让人们不敢从恶以达到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方法。
【译文】
孔子解释韶说:“韶,就是一种通过讲解道理教人们如何自觉做人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人们的恶行消灭在了萌芽状态,人明白了道理就不会去从恶,不会犯错乃至犯罪,这种方法可谓是不仅仅让人做人达到了外在的观感美也达到了内在的真正善。”孔子解释武说:“武,就是一种通过惩戒人们的恶来让人们不敢从恶以达到教导人们如何做人的方法。这种方法也会把人们的恶行消灭,但不是从根本上根除,这种方法只是做到了外在的观感美而没有达到内在的真正善(只是外观上的善)。”
【3-26】
子曰:“居上【1】不宽【2】,为礼【3】不敬【4】,临【5】丧不哀【6】。吾何以观之【7】哉!”
【注释】
【1】居上:居于上,指境界高、层次高、做人成功。
【2】宽:尺寸大,这里是放纵的意思。
【3】为礼:行礼,对待礼。
【4】不敬:指内心真正的接受,尊重。
【5】临:遇见。
【6】哀:悲伤,哀伤,同情。
【7】吾何以观之:我就是持有这样的观点才明白道理的。
【译文】
孔子说:“真正的境界高居于上,是发自内心地不骄傲不放纵;不把法律、制度、道德、法则当回事,而是把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良心良知当回事;遇到任何所谓的损失都不悲哀悲伤,都坦然接受面对,即不以己悲。我就是持有这样的观点才明白了道理啊!”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梓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