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这个字叫什么(鄙字的含义)
导语:有生命的汉字——鄙;你能想到带“鄙”的褒义词吗?
大家都知道,由“鄙”字组成的词多为贬义词,比如,鄙视、卑鄙、粗鄙、凋敝等;或自谦词,如鄙人、鄙庄、鄙见等。因此,我们不由地想知道,为什么“鄙”多为贬义(自谦词亦即自我贬抑的词)。
大家来看一看“鄙”字形的演变
上图中,甲骨文的“鄙”没有右边的包耳旁,即“啚”(bǐ),它是什么意思呢?口字这么多,莫非是——吃?(吃货们可能会这样想)
其实,甲骨文中的“啚”( bǐ)——
,这个字上面是方框,表示一个区域——小村庄,下面的部分像粮食堆积的样子,上面尖尖的部分是茅草屋顶,下面是两个土墩,整个字表示有谷仓的郊野小村庄。
后来,“啚”的“粮仓之邑”本义消失。无奈,小篆只好在“啚”的右边加了一个“邑”字,另造了一个“鄙”
表示垦荒种粮的农村边邑,强调这个字与区域、地方有关。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来看“邑”字。
甲骨文的“邑”——,上面是一个口表示城池或一个范围,下面的“巴”实际上是一个侧身的人像,整个字表示人口较多的聚居区,用作偏旁的时候多与城池有关,比如“都城”的“都”,“邻邦”的“邻”,“郡县”的“郡”。
综上,我们就追本溯源地知晓了,“鄙”的本义是垦荒种粮的农村边邑。而且我们也知道了,现在我们使用的“鄙视”的“鄙”,是个形声字,左边念“啚”(bǐ),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右边的包耳旁是表示“居住的地方”的“邑”(yì)字。
现在我们聊一聊词义的演变:
我们知道,农村的一切,包括人、事、物、景一般比较粗糙、自然、淳朴,没有过多的修饰和装扮,所以“鄙”就有质朴的意思。比如《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对子路的评价说:“子路性鄙,好勇力。”“性鄙”就是指性格直来直去、说话做事不会拐弯抹角。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城里人在乡下人面前往往都有一种优越感。在城里人看来,乡下的东西比较粗糙、粗陋,觉得乡下人简单、老实、往往见识浅,所以“鄙”又可以表示见识浅。比如诸葛亮《出师表》说:“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鄙“就是见识短浅的意思。
在这里,我要给大家讲,真正的农村人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最接近天地自然,行为处事就不自觉地效法天地,他们能真切感受到:天,刚健不息,周而复始;地,包容、承载万物;水就下,火炎上;风有信,雷有时;山高必遭损,谷低必受益……因此农村人是最接近”道“的人。我也建议大家多去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以近道。
鄙陋、粗鄙的人或者事物当然被人瞧不起,所以“鄙”又引申出“轻视”的意思,比如说“鄙视”。
因为“鄙”有见识浅的含义,所以,“鄙”还可以表示渺小,用作谦称,比如“鄙人”。了解了“鄙”的主要含义,也就更加能够理解“鄙人”这个词语的自谦心态和古人用“鄙”表示谦虚的美德。我们要学习古人谦虚的美德,自谦一定是发自内心的,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和表面上,嘴里说着自谦之词,心里想老子天下第一,否则你会分裂,感觉活得很累,而且也不会切实获得谦虚带来的好处。
古诗鉴赏
折剑头 白居易
拾得折剑头,不知折之由。
一握青蛇尾,数寸碧峰头。
疑是斩鲸鲵,不然刺蛟虬。
缺落泥土中,委弃无人收。
我有鄙介性,好刚不好柔。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我拾得一把折断的剑头,不知道折断的缘由。我抓住它残余的剑身,它露出几寸铜锈斑斑的剑头。怀疑是因斩杀恶鲸而断去,要不然不是刺杀蛟龙水族恶夭折。它断缺落在泥土中,抛弃荒野无人收。我生性质朴耿直,喜好刚直不爱柔弱。不要轻视这刚直折断的剑啊,它既是断了,依然胜过毫无缺损的吴钩(古兵器)。
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二年(807)至六年在长安所作。全诗通过对折剑头的描写与议论,表达出诗人为官正直,不畏权贵的崇高品质。以物喻人、联想丰富,以对比作结,发人深省。
“我有鄙介性“意思是我有质朴刚直的个性。质朴而刚直,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我们多少人,为了眼前的苟且而失去了质朴本真的自我,他们焦虑着、麻木着、抑或疯狂着、钻营着,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我们不做圣人,不做伟人,就做一个朴鄙的真人吧。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嫣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