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的涡(涡阳原名叫什么)
导语:涡阳命名依据详解:涡阳之“涡”,为啥读“guo”不读“wo”?
涡阳新城
中国汉字的一大特点是一字多音,而其中不少多音字是因地名特定读音形成的。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涡阳县,始建于东魏武定六年(548),治所在县境东部涡水之阳;再建于晚清同治三年(1864),县治所在雉河集,乃春秋下城父聚,即《史记》所载陈胜殉难处。涡阳县的“涡”,读音本应为“guo”,可往往有人误读为“wo”。 为什么要一定读涡(guo)而不读涡(wo)呢?这还要从涡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及其所处特殊地理位置说起。
涡阳县地处安徽淮北平原的涡河流域,淮河的第二大支流涡河,发源于河南,经亳州流入涡阳,沿西北东南方向横贯县境,再经蒙城,到怀远注入淮河。涡阳县城沿涡河两岸规划建设,虽然主城区侧重在南岸,但因涡北有雉河注入,更有老子故里天静宫,所以,依东汉边韶《老子铭》关于老子庙“涡水处其阳”的记载,县名定为涡阳。
据《水经注》等文献记载和民间传说,发源于河南桐柏山的涡河,在《水经注》卷23始称“阴沟水”、“浪荡渠”。从其名称来看,这条河历史上水患严重,曾给人们带来无穷灾难。《太平寰宇记》引古岳渎经称:大禹治水,三至桐柏,获淮涡水神“巫支歧”,并用铁链捆绑镇压在涂山之下,为人民除了一大祸害。
这只水怪虽然被降服了,可它在这条阴沟水中留下两个深深的旋涡,也称“旋窝”,据说即今涡阳“义门吴窝”和“高炉赵窝”,分别在老子庙上游和下游20多里处。这只水怪的余毒导致数百里河水腥臭,人畜无法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老子晚年在故乡修炼传道。他闻听此事十分着急,为替四方乡民兴利除害,老子把自己炼制丹药的大锅投入旋涡。经过数日施法,释放炼丹仙气冲淡水中恶臭,终于使水质变清,味道甘美,不仅可灌溉农田,甚至还可供人畜饮用。从此两岸庄稼连年丰收,人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为感念老子用炼丹之锅镇邪治水的恩德,老百姓把这条阴沟水改名称“锅水”,还在“锅”字前面加上三点水。不久,学者发现这个字有水有火,不能相容,于是就把金字旁去掉,简写成“涡水”。从此,800里阴沟水就改称为涡水,再后来,又称为涡河。
清朝同治三年(1864),清廷决定分拨亳、颍、宿、蒙四州县之地,在雉河集新建县城,并命名为“涡阳”。
(涡阳县)雉河集捻军起义图
当时命名涡阳的依据是:
一,此地为老子故里,东汉边韶《老子铭》:老子故里“涡水处其阳”,与雉河集一水相连,历史文脉悠久
二,北魏所设涡阳郡和涡阳县,城池虽在今蒙城地,但其辖区东至宿州,北到永城,南至颍州,西到亳州,新建涡阳县境即在北魏涡阳辖区内,故应沿北魏涡阳县之名,以彰显建制沿革
三,雉河集乃秦汉下城父聚。因雉水注入涡河而得名;雉河古称谷水,又名武家河,在涡水之阳。县城建于雉河与涡河交汇处,两岸集市兴隆,而向北岸老子庙扩展,前景尤为广阔
四,晚清捻乱未平,人心思定,依阴阳五行,阳能克阴,取名涡阳,期盼治理顺畅,长治久安。因此,新建县城名为涡阳顺理成章。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洁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