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地理

你怎么说哭就哭啊(小朋友你怎么哭了)

导语:哭哭哭~怎么了你倒是说出来啊!孩子为何只会哭闹而不好好说出来

哭哭哭,究竟是怎么了你倒是说出来啊

在养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经常会有这样的崩溃时刻:熊孩子作天作地作得天翻地覆,而你却不知道他为何而作。

是饿了,是困了,还是想要什么东西,还是受了委屈心里难过了?你倒是说出来啊!

可平时不停聒噪的孩子在此刻仿佛像被人施了魔法一样,连一句话都没有,嘴巴仿佛只是用来发出噪音的,不是哼唧、尖叫,就是凄凄惨惨戚戚地哭到海枯石烂,就算发出了几个音节也是毫无意义,任你困惑、烦躁到最后发怒,都始终闹不明白“这孩子究竟是怎么了”!

曾经无数遍和孩子说:“你是个会说话的大宝宝了,不是小宝宝了,有什么事不要大哭乱叫,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需要用说的,这样妈妈才能听明白好去帮助你”。

可你越是这样说,孩子就越哭闹得厉害,越是无法沟通,这使得老母亲心中充满了挫败感与无力感。

我亲爱的宝贝啊,你已经学会说话很久了,平时看上去也口齿清晰,还话唠得不得了的,可为何在遇到事情时,在特别需要你开口说话时,你却只会哇哇乱叫了呢?

有些父母会认为孩子是在撒娇任性,是在故意折磨大人,于是命令孩子“要好好说话”,假如孩子依然不能好好说话,就会不理他甚至惩罚他。

唉,“要好好说话”对于很多孩子来说,真是超纲了!

为什么孩子只会哭闹而不会好好说

很简单,只是因为“情绪”。

“情绪”和“理智”是此消彼长的,不是你压倒我就是我压倒你,当你觉得自己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时,“情绪”就在睡大觉,一旦“情绪”强势觉醒,“理智”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这就相当于突来的一阵龙卷风,将原本有序整洁的室外布景刮得一片狼藉一样。

而语言只是表达思维的一个媒介,假如思维都一片混乱了,那语言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作用。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对于上台演讲紧张这件事,假如你的理智可以压过情绪,能够一边思考一边讲着,那么讲着讲着你紧张的情绪就能很快消失了;反之,若是你的情绪压过了理智,则会觉得脑子越来越迷糊,就算平时再熟悉的内容也是无法说出来的。

那么,当脑中刮起龙卷风,理智开始掉线时,我们的大脑又是如何做决定的呢?

只能像个动物一般,做出最本能的应激反应——或战或逃:

假如选择一战,则会伴有尖叫、挑衅、恐吓、暴力等攻击性的行为假如选择逃跑,则会伴有哭泣、缩成一团、躲起来等回避性的行为

所以,在孩子比较小,说话需要费脑去想时,一旦激烈的情绪到来,孩子就没办法继续用理性去组织语言,于是就处于“失语”且本能的应激状态中了:没办法说话

出现的不是攻击性的行为:发脾气大声乱叫,砸东西打人打自己;就是逃避性的行为:委屈的哭,往大人怀里钻,躲到角落等。

若是孩子逐渐长大,语言能力越来越好,能不能在有情绪的时候做到好好说话呢?

依然是不能的,因为这个时候语言也成为了他的工具,他除了用肢体动作,也会选择使用语言来“攻击”或“逃避”。

语言的攻击包括:骂人,人身攻击,故意挑毛病或歪曲事实等等;而语言的逃避就是无理由的拒绝一切:“我不要”“我害怕”“别碰我”等等。

当孩子用语言“战斗”或“逃跑”时,虽看着是在说话,但依然是在情绪中。在理智掉线的状态下和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他们会继续“攻击”或“逃避”的行为,直到情绪烟消云散。

讲到这里你是否发现,一些大人在遭遇情绪时的表现与小孩子的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你会明白,处理情绪的能力(“情商”的指标之一),并不一定会像“智力”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的。假如孩子在“处理情绪”上没有人正确引导的话,他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是一个完整的“人”——平时给人感觉挺不错的,可一旦情绪上来了就会回归野蛮,活像头野兽。

了解到“情绪”在孩子身上的作用后,我们该如何帮孩子控制情绪呢

所谓控制情绪,并不是“强行把情绪憋回去”“假装没有情绪的样子”等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

有时,情绪像阵暴雨,阻止是徒劳的,但只要耐心等待,它早晚会过去;有时,情绪像场洪水,越堵越泛滥,你需要开凿水渠帮它疏导出去;有时,情绪像火山爆发,易伤人伤己,需及时预警和疏散;有时,情绪像一片雾霾,不易察觉,但日久天长会伤害身心;……

面对不同的情绪,是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的。而处理情绪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识别情绪”:

那种让心中酸酸的,涩涩的,难受得想哭的感觉,叫做“悲伤”那种让双手冰凉,身体颤抖,心跳得厉害的感觉,叫做“恐惧”那种让身体狂躁,感觉心火在烧,想要大声喊叫的感觉,叫做“愤怒”那种让心中沉闷闷的,像被阴影笼罩一样,看什么都难过的感觉,叫做“抑郁”……

当然了,孩子还小,他可能听不懂这些形容词,但是没关系,这正是你要教给他的!

你要注意观察每次孩子被情绪带着走时的状态,帮他辨别他正在经历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当他理智回归时,再和孩子复盘事件的整个经过:

“早上,小朋友抢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所以你心里很难受,就像有一把大火在烧,于是你就忍不住打了他是不是?嗯,你生气是没错的,打小朋友妈妈也可以理解,但我们可不可以想一想,在生气时除了打人,还有没有更好的做法呢:”

你可以大声喊:“这是我的,我还在玩儿,不可以拿走”或许你可以把玩具使劲儿抱在怀里,不让小朋友抢走!你还可以大声叫妈妈过来帮忙!……

“这些主意都很棒,那我们就看看下次再有这种事情发生时,你不打人,是否也能解决问题?”

当然了,除了类似这样的复盘,你还可以带孩子读相关的绘本(《情绪小怪兽》等)、看相关的动画等(《头脑特工队》等),虽然你不可能期待孩子听一次或几次就立马有很大的改变,但时间久了听得多了,孩子自然会开始学着你的样子,去复盘事件和情绪。当孩子逐渐能像你一样复盘时,他也就学会了描述事件及识别情绪,并会根据积累的经验,想办法去处理这样的情绪了。

只要孩子拥有了描述事件及情绪的能力,那当他再面对情绪的时候,就不再只是个嗷嗷乱叫的小野兽了,他会像个小大人一样,顺畅的和你说些相类似的话,或许他的语气比较差劲儿,但至少你能清楚“他究竟在为什么不开心”:

妈妈,我和小朋友要分开了我好伤心,我们什么时候还能再一起玩儿啊?妈妈,那个小朋友弄坏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气,你要去教训一下他!妈妈,这里的叔叔阿姨我都不认识,我好害怕,你能带我走吗?

他甚至会试图解决大人的情绪:

妈妈,你看起来好凶啊,你是又生气了吗……妈妈你需要抱抱吗?

结语

就算可以顺利达到上面的这个程度,孩子在未来依然还会面临许多情绪问题的挑战,因为他越长大,情感发展得越好,情绪也会变得越加复杂——一方面会出现新的情绪种类,另一方面也会出现混合型的情绪(例如:3分羞愧7分愤怒之类的),会更难辨认,更难处理,所以在识别情绪、处理情绪这方面的学习,孩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为父母,就尽全力给孩子开个好头吧!

假如你做不到像上述那样引导孩子去识别情绪、处理情绪,但至少要做到“不否定孩子的情绪”,在孩子情绪失控崩溃时,能尽可能多的给他们一些关怀与温暖!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涵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