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公碑书法讲解(郑文公碑字帖大全)
导语:《郑文公碑》书法欣赏
《郑文公碑下碑》初拓本
《郑文公碑》,即《魏兖州刺史郑羲碑》,北魏摩崖刻石,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公元511年),郑道昭为了纪念其父所刻。书写者是郑羲的儿子郑道昭。当时郑道昭是兖州刺史,刚开始刻在天柱山巅,后来发现掖县南方云峰山的石质较佳,又再重刻。第一次刻的就称为上碑,字比较小,因为石质较差,字多模糊;第二次刻的便称为下碑,字稍大,且也精晰,共有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但并没有署名,直至阮元亲临摹拓,且考订为郑道昭的作品后才受至重视。 郑文公碑的笔画有方也有圆,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堪称不朽。结体宽博,气魄雄伟。清代包世臣说:“北碑体多旁出,郑文公字独真正,而篆势分韵草情毕具其中。布白本乙瑛,措画本石鼓,与草同源,故自署曰草篆。不言分者,体近易见也。”是“真文苑奇珍也”。
南北朝时期,虽然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但是在我国的书法史上却是一个极其光辉灿烂的时期。特别是北朝之书,以魏为最盛。当时人重以好文,喜润色金石,故刻碑之风蔚然。于是刻石、碑碣、墓 志、塔铭、刻经、造像、摩崖等竞相争艳,各种风格、面目的楷书书体在这隶楷错变的蜕化演进的过程中 呈现出一种千岩竞秀、百卉争妍的局面。近一百余年来随着碑碣墓志的大量出土,随着金石考据的日 益重视,随着包世臣、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理论上的提倡,随着一大批书法家的躬身实践,继帖学之 后研究碑学之风至今犹盛不衰,北魏书法逐渐焕发出迷人的魅力,在多如丽天繁星的北碑之中,《郑文 公碑》是一颗最耀人眼目的明星。
《郑文公碑》分上下二碑,上碑在山东省平度市天柱山之阳,无碑额,二十行,每行五十字;下碑在 山东省掖县云峰山之阴,五十一行,每行二十九字,上下碑的内容基本相同。《郑文公碑》传为北魏光 州刺史郑道昭所书,他为了传述其父郑羲的功德而于魏永平四年(511)刻于摩崖之上。下碑有“荥 阳郑文公之碑”碑额七字。
郑道昭(455—516),郑羲次子,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据《魏书》载其“少而好学,综览群 言”,“好为诗赋”。历官至中书侍郎、给事黄门侍郎、国子监祭酒、秘书监及光、青二州刺史。孝明帝熙 平元年卒,赠镇北将军、相州刺史,谥“文恭”,其在任光州刺史期间,“政务宽厚,不任威刑,为吏民所 爱”。其所书《郑文公碑》以古朴淳厚的篆法为主,参以方笔隶意,笔调凝炼,如古松蟠屈,体势开阔雄 健,神采奕奕。包世臣《艺舟双楫》赞其书“篆势、分韵、草情毕具”,以至去天柱、云峰观摩刻石者接踵, 而购得拓片者相以为荣。清叶昌炽评其书曰:“郑道昭云峰山《上、下碑》及《论经诗》诸刻,上承分篆, 化北方之乔野,如筚路蓝缕进入文明,其笔力之健,可以剸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初 欧虞褚薛诸家,皆在笼罩之内,不独北朝书第一,自有真书以来,一人而已。”此虽过誉之论,但亦可以 看出此碑影响之大。近代著名书家沈尹默先生则谓:“通观全碑,但觉气象渊穆雍容,骨势开张洞达, 若逐字察之,则宽和而谨束,平实而峻肆,朴茂而疏宕,沉雄而清丽,极正书之能事。”可见《郑文公碑》 在北魏书法中的重要地位。
《郑文公碑》传无宋拓本。乾隆年间,桂馥寻踪访碑,始有拓本传世,今选用初拓本影印出版,公诸 同好,或可裨益于志于楷法者深造而登堂奥之妙。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姬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