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健康

记事文的写作顺序(记事文的写作顺序有哪几种)

导语:记事文的写作

​引言

此文选自夏丏尊、刘薰宇所做《文章作法》中记事文的一章,私以为对记事文的写作写的已经很完备了,故除了对部分因时代不同导致的语言表达的差异至难以理解的地方加以修改外,再无其他改动。

文体的分类原只是说明便利和作者自身态度不同,实际上并没有纯粹属于某种体裁的文字。记事文和叙事文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叙文。记事文和叙事文虽因所记述的对象不同而有区别,在一篇关于食物的记述的文字中,总是互相混杂的。但为了说明白,讲清楚不同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注意点,还是会对记事文和叙事文加以分别说明。今天先说明记事文的写作方法。

一 记事文的定义

将人和物的状态、性质、效用等,依照作者所见、耳闻或想象的情形记述的文字,称为记事文。所谓人和物的状态、性质、效用等都是静的,空间的,这个标准是就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来说的,所以有时被记录的虽是动状,仍是记事文。

……这一支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枝,纵横而出,约有二三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真乃:“花吐胭脂,香欺兰蕙。”

——《红楼梦》第五十回(状态)

如今长了七八岁,虽然淘气异常,但聪明乖觉,百个不及他一个!

——《红楼梦》第二回(性质)

这就是鲛绡丝所织。暑热天气,张在堂屋里头,苍蝇蚊子,一个不能进来,又青又亮。

——《红楼梦》第九十二回(效用)

那时候白雾越发降得重,离开房子不过十步路,便看不见那边的窗,只看见一团黑影,里面射出来一条红灯光。河上又发出种奇怪的鼾息声,冰块爆裂声。一只鸡在院子里浓雾中间喔喔的叫着,引起别的鸡也鸣叫起来了,以近及远,慢慢儿一村间只听见一片鸡鸣声音。可是四围除去河流以外,所有都寂静。

——《复活》第十七章

(虽则有动,但主要还是为了写静,或者说反衬)

二 做记事文第一步:收集材料

记事文以记述经验为目的,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事物当然无从记述。就是有时所记述的情形是根据作者的想象而假设出来的,但这想象也不是凭空妄造,得有相当的经验做根据。因此,要作记事文先得有对事物的经验,或目见,或耳闻,或参考书籍,从各方面收集材料,更得将所得材料按适当的次序排列起来。初习写作,没有打腹稿能力的人,最好将收集来的材料一一用短文记下。例如以作“西湖”的记事文,先就经验所得,摘出种种的材料。

先查阅书籍,假定得到下面的材料:

(一)西湖在杭州城西,又名西子湖。

(二)西湖是东南的名胜。

再把自己在游西湖的时候的经验列举出来,假定如下:

(三)从上海坐沪杭车到杭州城站,步行三四里就到。

(四)我到车站的时候,原想坐人力车,后来听说到那里很近,就不行了。

(五)湖直径约十余里,游船往来如织。

(六)舟人说,原有两塔,南面的是雷峰塔,北面的是保俶塔。

(七)水很清,可望见游鱼。

(八)湖滨旅馆很多,我在某旅馆住了几天。

(九)别庄、祠堂相望,风景幽美。

(十)一面滨市,三面皆山。

(十一)山峰连续,最高者是北高峰。

(十二)春夏游人最多,外国人来游的也不少。

(十三)坐小舟行湖中,如入画图。

(十四)有苏白二堤,蜿蜒湖中。

(十五)有林和靖墓、苏小小墓、岳坟等古迹。

(十六)有名的山是北高峰、葛岭、孤山、南屏山等。

(十七)寺观林立,钟声时到游人的耳际。

(十八)某别庄正在那里开工建筑。

(十九)四围多垂柳,远望如绿烟。

(二十)有人在那里钓鱼。

(二十一)山上多树,水底有草。

这样一个个地排列起来(愈多愈好),然后再对于材料进行一种精密的取舍整理。

【注意】这种程序,可应用于一切文体,不但记事文如此。

三 材料的取舍和整理

上述虽然把经历的事物(题目)的材料收集起来,但这些材料,对于题目并不都适用。如果将不适用于题目的材料夹杂进去,文章就有切合题目的毛病。选择材料的标准:一是切合题目,二是注重特色。例如以《西湖》为题的记事文,前节所列的材料中,如(三)、(四)、(十八)和(八)的后半部分,(六)的前半部分,都不是《游西湖记》的材料,不切合题目,应该舍去。(二十)、(二十一)两项不是西湖的特色,也应该舍去。 材料取舍完了,其次便是整理。凡是同类的材料,务必集合在一处,将繁冗支离的删去。例如前节(五)的后半部分和(十二)可合并,因为都是记述游人的情况的;(十一)和(十六)也可合并,因为都是记述山的。

将材料取舍,整理好了,连缀起来,就成文章了。现在将前节所举的材料,依上面取舍整理的结果连缀成短文如下:

西湖

西湖又名西子湖,在杭州城西(一),是东南的名胜(二)。湖径广约十几里(五),一面滨市,三面皆山;山峰连续,最高的是北高峰(十一),此外有名的有葛岭、孤山、南屏山等(十六)。原有雷锋和保俶两塔对峙,现只保俶塔巍然矗于北面(六)。苏白二堤蜿蜒湖中(十四)。湖畔有林和靖墓、苏小小墓、岳坟等古迹(十五);别庄、祠堂相望(九)。寺观林立,钟声时到游人耳际(十七),湖水清浅,可望见游鱼(七)。四围多垂柳,远望如绿烟(十九)。坐小船行湖中,好像入画图(十三)。春夏间游人最多,游船往来如织,外国人慕名来游的也不少(十二)。

四 记事文的顺序

记事文的顺序大概有两种,一以观察的顺序为标准,一以事物本身的关系为标准。简单的记事文如前节所举的例子,通常用第一种。但要记复杂的事物,这种方法就不适用。如作《战斗机》《理财产品》等题的记事文,也以作者自己观察的顺序为文字的顺序,一一连缀起来,那便混杂不清了。

作复杂的记事文,先须把着手关系事物全体的材料,然后顺次及于各部分;各部分的材料中,又是先列大的,后列小的。

例如:

金字塔

金字塔是五千年前埃及的古建筑,是国王的墓,其中最大的,高达四百巴士尺,底的面积广约九万方尺,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物。建造金字塔的花岗石中最大的重数百万斤,建筑材料还有一部分是瓦砖。这样看来五千年以前就有瓦砖就是很明白的事了。金字塔内有许多地下室,多数室内的石棺中藏着用木乃伊包被包裹的国王的死骸。所谓木乃伊包被,是像皮布样的一种东西,用这包被包裹死骸,可以数千年不腐。

上面短文的结构如下:

五 文学的记事文

记事文虽以记述事物的状态、性质、效用,使人理解为主;但也有记述事物美丑的一类,而不以使人理解为目的。前一类,成为科学的记事文,只是作者对于事物的认识的报告,比较偏于客观的,前几节所举的例子都是。后一类成为文学的记事文,乃是表现作者对于事物的印象,主观的成分比较多。 例如以《月》为题,就有下面的两种作法:

(一)越是星体中最和人相近的。在天空中一面绕着地球转动,同时随了地球绕太阳而行。它和地球一样,还有自转。它的自转和绕着地球转动,都大约是二十七日又零一周,所以地球上的人只能和它的大部分相见。月上也有山,山岭最高的约二万六千尺至一万七千尺;如阿奔那尼(Apennines)一山,壁立雄峻的奇峰竟有三千多个。它的本体原是黑暗的,只是反射太阳的光以为光。太阳照着的部份全向地球的时候,看去很圆,这叫做“望”。太阳不照着的全黑的部份向着地球的时候,叫做“晦”。太阳照着和没有照着的各有一部分向着地球的时候,叫做“弦”。

(二)窗外好像水国,近的屋,远的山,都用不很明白的轮廓,画在空中。屋角树林的下面,晕着神秘的色光。熄灯以后,月光闯入室内,在床上铺着一条青黄色的光带。夜静了,不知哪里来的呜咽幽扬的笛声,还隐约地在枕上听得。

上面的第一篇,读了虽然可以得到关于月的状态和性质的知识,却不能感到月色的美感和月夜的情趣;这便是科学的记事文。第二篇,却恰好相反,只能给读者以月色的美感和月夜的情趣,至于月的性质和状态,却一点不曾写到;这便是文学的记事文。

作文学的记事文须观察经验,对于材料选择和整理,与作科学的记事文一样。除了这些条件外,还需特别注意下列各项:

(1)想象。因为文学的记事文,是表现作者所得的印象,所以在记述事物以前,必须将要表现的印象重现于心中,然后执笔。

(2)注意特色。作文学的记事文,虽然要依作者自己的感受的记述,但局部的琐碎记述,不但不能使光景活现,并且不能使人得到所记叙的事物的深刻的印象;所以必须抓住特色,舍弃其余,任读者自己在脑海中补足。

(3)抒叙心情。要使所记叙的事物在读者心中活跃,不但须记述客观的事物,还须记述主观的心情。换句话说,就是须记述从感觉上得来的印象。所以要作好的文字,非对于事物有敏锐的感觉不可。这里应当注意的是,所记述的感觉要是作者心情和感觉的自然流露,而非故意加入。

(4)使用含着动作的词句。含着动作的词句,比较容易引起读者的印象。例如:与其说“门前有小河,隔岸有高山”,不如说,“山前流着小河,隔岸耸着高山”;与其说,“海边有鹤”,不如说,“海边有鹤飞过”。 不但这样,凡要表示事物,最好在事物有动作的时候,而非非它静止的时候。例如记述学校,须记它授课或下课的时候;记述城市,须在它人潮涌动的时候;记述任务,须在他言语动作的时候。

例如:

太阳光正攻击着树林,从繁茂的顶叶上穿过,直用那温和的光亮射在白杨的树干上,竟使这些树干变成松树的干子一般,树叶也都变成蓝色。上面笼罩着蓝白的天,晚霞照着,带了点胭脂的颜色,燕儿高高的飞着,风儿几乎死去了;怠惰的蜜蜂懒洋洋睡沉沉在丁香花上飞着;白蚋虫成群的在单独的远延的树枝上打着旋。

——《父与子》

今日摘录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我们的船向前走,两岸的青山在黄昏中,都装成了深黛颜色,连着退向船后梢去。

我在蒙眬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鲁迅《故乡》

本文内容由小岑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