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时尚

牛头埙是什么乐器(回族牛头埙)

导语:在宁夏叫做“哇呜”的民间乐器牛头埙

对于埙我们并不陌生,小时候,我们都拥有过各种开关的埙,只是不知道手中的哇呜就是埙,我们能曾用它吹出过许多曲调来。乡村里所有乐器中最简单易得的乐器就是埙了。而且我们都会制作,不用花一分钱购置任何材料,只需一团胶泥即可。将胶泥弄成面团状,然后开始捏制,多以牛头形状为主。那是非常简单的,虽然不及现在机器制作出来的漂亮美观,但其声却并不弱。将孔掏好以后,我们就开始像小老鼠一样偷点油出来,然后用麻匹蘸着往上面抹。之所以用麻匹蘸抹,是因为油贵,其他的东西是要吃油的。之后便放在阴凉下阴干即可。假若不抹油,捏制好的哇呜经风吹日晒就会裂开口子。村子里有烧砖的,我们不会放到砖窑里去烧,因为那样烧出来的就成了砖头。红火烧成的砖结构松疏,甚至会有走气冲开的小孔,吹出来的音质就有破碎之感,不如那胶泥吹出来的浑厚圆润。

牛头埙

因其材质易得而做法单纯,在宁夏尤其是西海固一带,见到哇呜这种被称之为埙的回族民间乐器是极其平常的。

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有一种说法,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人们觉得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掏制而成,后来发展成为陶制,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最早的埙只有一个音孔,后来逐渐发展为多孔,一直到公元前3世纪末期才出现六音孔埙。九孔陶埙的面世,标志着中国古埙重新获得了生机。在中国的音乐历史上,埙主要用于历代的宫廷音乐。在宫廷音乐中,埙分成颂埙和雅埙两种。颂埙形体较小,像个鸡蛋,音响稍高;雅埙形体较大,音响浑厚低沉,常常和一种用竹子做成的吹管乐器篪配合演奏。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这样一句话,意思是说兄弟两人,一个吹埙一个吹篪,表达和睦亲善的手足之情。

牛头埙是埙的一种,其外观为牛头形状,这也和宁夏六盘山区回族多数养牛有关。它是产生于宁夏六盘山区回族民间的乐器之一,由于其制作简单,音韵低沉雄厚。牛头埙上面勾勒、镶嵌有回族族艺术图案和线条,有的还雕刻上阿拉伯文书法等,使得民族文化特征更加鲜明。音域在五度以内,音阶排列为12345,能吹奏出一些简单、缓慢的曲调,如民间谣曲《北风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间小调等。还能用它发出鸟儿的叫声。

在农村,有的回族青年约会时,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牛头埙,女的弹口弦向他回应,两个人就出去相会。回族把擅长于演奏这些乐器的演奏家称之为把式。

为了将牛头埙搬上舞台,宁夏音乐工作者冯会耘同志在回族民间牛头埙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种上圆下尖,上宽下窄,吹口为圆锥形的牛头埙。这种牛头埙由原来的五个音孔增加到十二个音孔,这样用口就可吹出五度音,加上音孔的十一度音,可演奏和独奏古今中外的一般乐曲。现在已经被搬上了舞台,深受回族人民的喜爱。

“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这是流行在西海固地区的一句谚语。哇呜、咪咪是流行在在西海固地区的民间乐器。20世纪,我国文史学家考证出宁夏哇呜、咪咪、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宁夏回族在长期的文化创造和实践中,传承了宁夏古代地域原生态乐器、西北边塞乐器,演变为被本地回族群众称为哇呜、咪咪、口弦等回族民间乐器。这些回族民间乐器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与传承,已经形成了较为熟练的演奏技艺、制作工艺和弹唱艺术。

宁夏回族乐器及其民俗有很高的保护价值。目前,头戴盖头、手弹口弦的回族妇女已被公认为宁夏回族的形象大使。而乐器已发展成为较丰富的种类,仅咪咪就有单管、双管等八种类型。另外羊头弦子、转鼓等急待认定和保护。由于宁夏回族器乐生存的土壤正在迅速消失,器乐传承遇到了危机。老一辈艺人纷纷改行,许多年轻人已不知口弦、咪咪、哇呜为何物。

本文内容由小莉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