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觉的发展过程(前庭觉的训练主要围绕什么进行)
导语:前庭觉的发展与训练
前庭觉也叫平衡觉,静觉。前庭是脸的正前方,传达视听嗅味等讯息,这些讯息的处理中心在后颈部脑干(大脑中枢神经)前方的前庭神经核。由于前庭神经核是大脑讯息的守门器官,身体任何讯息进入大脑,必经前庭神经核过滤,加上又要处理前庭讯息,所以是大脑功能最为重要的守护神,通常称为前庭体系。
前庭觉与日常运动关系也很密切。人在活动的时候需要保持正常的姿势,才能保持运动的平衡,这些正常的姿势需要前庭器官、视觉器官和本体感觉器官协同起来才能完成。如果前庭觉不够稳定,则会引起平衡感差,多动的孩子很多前庭觉不够稳定。
前庭觉与视觉、内脏感觉都有联系。当前庭觉处于兴奋状态的时候,视野中的物体感觉在移动,人的消化器系统也可能出现呕吐、恶心等现象。有的人会晕车或者晕船,也是因为潜艇器官受到刺激时引起的。
前庭觉稳定性不够,在语言发育、智力发育上也会有影响,特别是3岁左右的孩子大脑左右功能区逐渐分化,如果前庭觉发育不好,会对各项功能造成影响。但是前庭器官活动的稳定性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进。
婴幼儿前庭器官活动稳定性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训练:
1. 摇晃运动
让孩子经常荡秋千,感受摇晃,孩子在摇晃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稳定地坐在秋千上,会努力协调前庭觉、视觉、本体觉等器官,从而有效训练前庭觉的稳定性。小一些的孩子,大人可以把孩子放在床单或者浴巾上,提脚左右、前后摇晃,让宝宝感受这种摇晃,还可以把宝宝的脚提起来,让宝宝双手或上身趴在瑜伽球上,左右、前后摇晃。也可以躺着、小腿与地面平行,让小孩趴在小腿上,面朝自己,做前后摇晃运动。
2. 平衡运动
让孩子骑平衡车,踩平衡板,孩子在运动过程中想要保持身体正常,就需要协调前庭觉的稳定性,让自己能够产生位移。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在家里的爬爬垫或者地毯上放一些抱枕,中间拉开间距,让孩子在抱枕之间来回跨越。
3. 有位移感、距离感的运动
让孩子左右手拍球,孩子在左右手拍球的过程中,要想使球能够来回切换,需要保持身体协调,并调动视觉器官。也可以让孩子拍球向前跑。也可以定点拍球,比如,在地上画一个圈,让孩子每次都必须把球落在圈里。
前庭器官活动稳定性的训练方法需要遵循的原则:恰到好处。太容易达不到训练的效果,难度太大可能引起不良反应,比如前面说的头晕、恶心、呕吐等。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海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