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经前综合征怎么办 对症治疗是关键

经前综合征是指女性在月经将要来时,所表现的出一系列生理和情感方面的不适症状,症状与精神和内科疾病无关,并在卵泡期缓解,在月经来潮后自行恢复到没有任何症状状态。其主要表现抑郁、无助和负罪感、焦虑、情绪不稳、易怒/持续愤怒、兴趣降低、注意力不集中、疲劳、食欲亢进、睡眠障碍、无自控力或易受打击、协助能力差、头痛、疼痛、水肿/体重增加、抽搐、乳房胀痛等,并离经期越近,症状表现得更加严重,月经后会减轻或消失。从经前综合征的临床症状看,该病是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经前综合症有哪几种类型和怎么治疗

第一:肝郁气滞型:经前乳房胀痛,似有硬结或有块,小腹胀痛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或精神抑郁,善叹息,甚或狂躁不安,失眠,或头痛剧烈,或肢体肿胀,苔薄白,脉弦或弦滑。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味。柴胡15g,白芍20g,枳壳l0g,川芎l0g,香附15g,甘草10g,陈皮l0g,郁金15g。乳房胀痛为主加路路通15g,王不留行15g;乳房胀痛有结节者加橘核15g,夏枯草15g,穿山甲15g;若肝郁化火致头晕头痛者,减香附、陈皮,加菊花15g、黄芩15g、钩藤15g、代赭石30g;若肢体肿胀者,可加泽兰15g,泽泻15g,槟榔15g;若狂躁不安者加磁石30g,琥珀25g,石菖蒲15g。

第二:血瘀型:经前头痛剧烈,或腰膝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寒痛甚,或经行发热,腹痛或肢体肿胀不适,按之随手而起,常伴月经量少或行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舌紫暗或舌尖边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通络。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桃仁15g,红花15g,川芎l0g,赤芍15g,牛膝l0g,柴胡15g,枳壳15g,甘草l0g,益母草20g,当归20g,生地15g,丹参15g。若肢体肿胀者加泽兰15g,泽泻15g,大腹皮15g;若身痛明显,加桂枝159,鸡血藤15g。

第三:血虚型:经期或经后头晕头痛,心悸少寐,神疲乏力,或身痛麻木,肢软,或发热,形寒自汗,少气懒言,或风疹频发,皮肤瘙痒,面色不华,肌肤枯燥,月经量少,色淡质稀,舌质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场。熟地25g,白芍15g,当归20g,川芎l0g,党参25g,白术15g,云苓l0g,甘草l0g。若经行身痒起风疹者加首乌20g,防风15g,荆齐15g。

第四:脾虚型:经行面浮肢肿,腹胀纳减,便溏,或经行前后头晕沉重,胸闷泛恶,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淡红,苔白滑,脉濡滑或沉缓。

治法:健脾温阳利水。

方药:苓桂术甘汤加味。茯苓20g,桂枝15g,自术25g,甘草l0g,黄芪20g。若经行泄泻者加山药25g,扁豆15g,莲子肉15g,薏苡仁15g;若浮肿为主者加泽泻15g,巴戟天15g,猪苓15g,防己15g。

第五:肾阳虚型:经行面浮肢肿,腰膝酸软,便溏,畏寒肢冷,尿少,月经量多,色淡质稀,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肾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加味。白术15g,茯苓15g,白芍15g,附子15g、生姜l0g,巴戟天20g,泽泻l0g,仙茅15g,仙灵脾15g。若浮肿为主可加防己15g,桂枝15g;泄泻为主者加补骨脂20g,吴茱萸15g,肉豆蔻15g,五味子15g。

第六:肾阴虚型:经行或经后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或乳房作胀,或口舌糜烂,口燥咽干,或音哑,五心烦热,月经常先期,量少色红,或经期延长,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肾育阴。

方药:左归丸。熟地25g,山药20g,山茱萸15g,枸杞15g,牛膝lOg,菟丝子25g,鹿角胶15g,龟胶15g。心烦失眠加枣仁15g,柏子仁15g,龙骨25g;经行口糜者加知母15g,黄柏15g,五味子15g;头痛甚者加枸杞子20g,菊花15g;月经先期加女贞子15g,旱莲草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