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高血压夏天病人怎么说 夏天更要注意避暑诀窍

夏天是高血压患者发病的高峰期,因此,在这个时候高血压患者要多加留意自己的身体,警惕因夏天对高血压的忽视而让高血压有机可趁,影响自己的健康。不少人因饮食起居调理不当出现病情加重甚至引发多种并发症。有专家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发现,60%的死亡病例就发生在炎夏。

高温夏日高血压病人怎么过?

高温环境下,尤其是闷热潮湿的桑拿天,忽然饮用大量冷饮或突然进入空调很低的房间后,血管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加剧,引发血压波动,继而诱发心肌梗死、脑血栓或脑出血等险情。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本身血管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差,遇到忽热忽冷地刺激后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能进行快速调节,一旦发生意外后果更严重。

因此,高血压病人要比普通人更注意避暑。首先要主动补水,不要等口干舌燥再猛灌冷饮。夏天出汗比较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容易浓缩而导致黏稠度增高,使得发生上述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因此,身边多备些凉白开或温茶水,多吃瓜果蔬菜。心血管病人最好能自己冲泡中药茶,比如用山楂、莲心、菊花、荷叶等泡水喝,不仅能解暑、安神,还能降低血压。

夏季炎热,高血压患者须加强防范。但从临床来看存在不少误区,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在采取防范措施时不辨体质,有时往往适得其反。炎夏季节,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从喝水、运动到吹空调都有不同的讲究。因此,要有效防治高血压,必须先分清体质。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高血压患者可分为肝火型、气虚型和痰湿型三大类,这三类人群一般有如下特点:

肝火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多以中青年为主,他们多呈现出口干舌燥、口苦口臭、头痛头晕、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急躁易怒、舌苔增厚等症状。

气虚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一般身体都比较虚弱,他们多数身体乏力,懒得动,动则气喘,且厌食、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泻,舌质淡、舌苔薄白。

痰湿型:这类高血压患者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但仍以50岁至70岁的中老年人为“主力军”,他们身体偏胖,夏季多出现食欲不振、肚胀腹泻、舌苔厚腻、容易疲劳、睡眠质量不高等症状

夏季高血压病人需要怎么养护?

1、限制钠盐摄入,首先要减少烹调用盐,每人每日食盐以不超过6g为宜。

2、减少膳食脂肪,补充适量蛋白质,多吃素菜和水果,摄入足量的钾、镁、钙。

3、适量饮茶,可清热解毒、消炎抗菌、软化血管,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功能。像罗布麻、决明子都有预防和调理因高血压引起的不适。

4、限制饮酒 酒精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患病率呈线性相关,高血压患者应戒酒或严格限制。

高血压脑出血以50~60岁的高血压病人发病最多,通常在情绪激动,过度兴奋,排便,屏气用力或精神紧张时发病,脑出血前常无预感,突然发生,起病急骤,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小时内发展到高峰,经较长病程发展到严重程度者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视出血部位,出血范围,机体反应,全身情况等各种因素而定,一般在发病时常突然感到头部剧烈疼痛,随即频繁呕吐,收缩压达180 mmHg以上,偶见抽搐等,严重者常于数分钟或数十分钟内神志转为昏迷,伴大,小便失禁,如脉率快速,血压下降,则为濒危征兆,临床上常按出血部位分类描述局灶性神经症状和体征。

1、壳核,基底节区出血:是最常见的高血压脑出血的部位,多损及内囊,病人常有头和眼转向出血病灶侧,呈“凝视病灶”状和“三偏”症状,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出血对侧的肢体发生瘫痪。

患者早期瘫痪侧肢体肌张力,腱反射降低或消失,以后逐渐转高,上肢呈屈曲内收,下肢伸展强直,腱反射转为亢进,可出现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为典型的上运动神经元性偏瘫,出血灶对侧偏身的感觉减退,针刺肢体,面部时无反应或反应较另一侧迟钝,如病人神志清楚配合检查时还可发现病灶对侧同向偏盲,若血肿破入侧脑室,甚至充填整个侧脑室即为侧脑室铸型,其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