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有什么反应 心注意脏病患者别被高温伤了“心”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的高发季节,忽视夏季冠心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酷暑难耐,冠心病发作导致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的情况在夏季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常可见到冠心病患者猝死的报道。
据临床研究证实,当气温超过33摄氏度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会显著加快,对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大影响。
1.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三五倍,回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这样势必加重心脏的负担。
2.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量。
3.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度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时,可出现血凝倾向,导致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4.闷热的天气,人的情绪容易烦躁,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医学研究表明,高温下心情长时间烦闷,容易紧张、产生抑郁,随着症状的加重,其引发的猝死、心肌梗死等心血管意外事件的概率也会逐渐上升。
5.夏夜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得不到很好的睡眠,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
6.空气中湿度增高,含氧量降低,容易导致人体缺氧。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当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充足,活动适量,又服用了有效的血管扩张剂时,病人可能不会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但在天气闷热潮湿时就不一样了,在闷热潮湿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氧气的含量则明显下降。因此,即使服用的药物品种、剂量没有改变,甚至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患者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以下心脏病患者须特别小心
冠心病:高血脂、吸烟、肥胖等诱因可导致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粥样硬化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使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心肌所需的血液、氧气大大减少。闷热天气会加剧冠状动脉硬化病人的心肌缺血、缺氧,致使部分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
风心病:即风湿性心脏病。该病慢性期主要形成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等,多数患者为女性,半数患者无风湿病史,但多有反复链球菌扁桃体炎或咽喉炎史。湿热的环境同样会加剧该病病情。
肺心病:即肺原源心脏病。该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闷热天气会导致患者呼吸不畅、心脏难受,加重该病病情。
高血压性心脏病:夏季高温、闷热天气使动脉血压持久增高,将使心室压力负荷过重、心室舒缓功能低下,从而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
其他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黏度的高危人群:高血压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对于心脏来说它是冠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血压长期过高后,左心室负荷加重,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会导致心肌肥厚与扩大,病情进展可出现心衰。同时,持久的高血压有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的沉积,从而加速粥样硬化形成,导致冠心病的产生。另外,高血脂、高血糖、高血黏度的人群在夏季非常容易形成血栓,所以要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