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手术后怎么治疗 介绍5点为你导航
肺动脉瓣狭窄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8%~10%,肺动脉狭窄以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约占90%,其次为漏斗部狭窄,脉动脉干及其分支狭窄则很少见,但可继发或并发瓣下狭窄,它可单独存在或作为其他心脏畸形的组成部分,如法洛四联症、卵圆孔未闭等。若跨瓣压差<30%mmHg,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
本病男女之比约为3∶2,发病年龄大多在10~20岁之间,症状与肺动脉狭窄密切相关,轻度肺动脉狭窄病人一般无症状,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症状逐渐显现,主要表现为劳动耐力差、乏力和劳累后心悸、气急等症状。重度狭窄者可有头晕或剧烈运动后昏厥发作,晚期病例出现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和下肢水肿等右心衰竭的症状,如并存房间隔缺损或卵圆窝未闭,可见口唇或末梢指(趾)端发绀和杵状指(趾)。
体格检查:主要体征是在胸骨左缘第2肋骨处可听到Ⅲ~Ⅳ级响亮粗糙的喷射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向左颈部或左锁骨下区传导,杂音最响亮处可触及收缩期震颤,杂音强度因狭窄程度、血流流速、血流量和胸壁厚度而异。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常减弱、分裂。漏斗部狭窄的病人,杂音与震颤部位一般在左第3或第4肋间处,强度较轻,肺动脉瓣区第2心音可能不减轻,有时甚至呈现分裂。
重度肺动脉口狭窄病人,因右心室肥厚可见胸骨左缘向前隆起,在心前区可扪及抬举样搏动,三尖瓣区因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在该处可听到吹风样收缩期杂音,伴有心房间隔缺损而心房内血流出现右向左分流时,病人的口唇及四肢指(趾)端可出现发绀、杵状指(趾)。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活动后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晕厥等危险症状,年长儿则可能生长发育迟缓,绝大多数需手术治疗。在进行手术后,患儿根据病情恢复的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恢复活动。
1、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手术纠治彻底,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后无特殊并发症,可于术后3-4天适当下床活动。对于不会行走的婴儿,可由家长抱起进适当活动身体,如翻身、伸伸手臂、拍拍背部等。
2、有心功能不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即使做完手术,也应绝对卧床休息2-3周甚至更长,以减轻心脏负担,利于心功能恢复。
3、先天心脏病患儿术后活动应适度,以不感到疲累为宜,一般3-6月内不要剧烈活动,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可逐渐增加运动量,病情恢复缓慢患儿应以休息为主。
4、学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3月后可上学,但不宜参加体育课,半年后复查经医生证实恢复良好,可逐渐恢复活动,学习和生活。
5、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运动结束10分钟后可测量心跳,如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