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写经验 领红包
 > 情感

心律失常怎么回事 详辩五大误区的认识

说到猝死,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心肌梗死。但其实,80%的心脏性猝死来源于心律失常。老百姓对心律失常的认识严重不足。老年人心律失常在早期可能没有更多的临床表现,往往出现轻微的心悸、胸闷、头晕,偶尔有心绞痛,很容易忽视。即使早期心电图显示正常,后期也有发生猝死的风险。对于心律失常你对此有什么错误的认识呢?

心律失常指的是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其中的一项出现异常。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辨别是否被心律失常这一疾病缠上了呢?

如果心律失常是在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和发热时出现,或在大量饮酒、饮茶、喝咖啡、连续吸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洋地黄、奎尼丁)之后出现,则属于正常现象。相反,若查不出明显诱因,则应进一步查清原因。

对待心律失常的常见误区

一,置之不理。

对心律失常认知不足,认为不是大问题。发作的时候几分钟或者几秒钟就过去了,就是难受一小会儿,对自己没有什么大影响,不需要去医院看。

二,杞人忧天。

在报纸、电视上看到心律失常的相关报道,就担心自己有心律失常,整日提心吊胆。我要提醒老年朋友的是,注意平时生活中有没有心慌,如果确实有心慌的表现,就在不舒服的时候摸摸自己的脉搏,看心跳是快还是慢,大于100次/分钟和小于60次/分钟都要当心。有些老人会有心前区的疼痛,测血压发现明显的升高或下降,那么未来就有发生心律失常的高风险。有些老人即使有心律失常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这就要靠定期体检了。

三,过度治疗。

患者中有人一发现自己有心律失常就特别恐惧,会病急乱投医,导致不科学用药和过度治疗。而有些药物是会导致心律失常的,过于紧张、过度治疗也会加重病情。

四,偏信中药。

有一部分老年患者存在用药误区,认为西药比中药毒性大,只愿服用中药或中成药来治疗心律不齐。有一部分中成药是通过我们临床实验科学证实对老年人心律失常有帮助,但中药或中成药都不能替代抗心律失常药物。

五,擅自减药停药。

有些老年患者认为凡是药都有毒,服用后症状减轻就会擅自减量或停药。其实,对老年人的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是否要减药或停药一定要征求医生的建议。

怎么判断心律失常要不要治疗?

一般说来,心律失常若起病迅猛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多表现病情较急、较重,应及早就医。相反,若起病较缓、持续时间短,则多提示病情较轻,可观察一段时间。

看频发或偶发

心律失常发作的频率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若发作不频,如早跳等每分钟在5次以下,多提示病情较轻;若每分钟在5次以上或更多,则提示病情较重,不可掉以轻心。

看伴有症状

有无伴发症状是判断心律失常轻重缓急的重要指标。若发作时伴有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或青紫、四肢发冷、抽搐、昏厥等,则提示病情较重、较急,多由器质性病变所致,不容忽视,应立即就医。

看检查结果及血压情况

如果发现心律不齐患者的血脂、血黏度、血胆固醇明显增高,或血压显着增高,同时年龄又偏大,应提高警惕,要考虑心血管病变的可能,及早进行全面、系统检查。

看心电图检查结果

凡曾经出现过非生理性心律失常者,都应进行心电图检查。最好做一次动态心电图,持续观察24小时而未发现异常者,则基本上可以排除器质性心律失常。相反,若心电图明显异常,则不可掉以轻心。

小儿的心脏传导系统、生理功能及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很多心脏健康的宝宝也会受到心率、心律异常的困扰,出现轻微的心悸、胸闷、呼吸不适等症状,因此父母一定要多加留意。那么究竟哪些原因会引发宝宝心律失常?

天气

目前天气已逐渐变凉,父母要尤其注意,小儿神经系统突然受到寒冷刺激会导致血管突然收缩,血压升高进而引起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