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怎么诊断 3点让你看清真面目
心律失常的诊断与其他疾病诊断一样,要分三个步骤进行,即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心电图等特殊检查。只有这样才能对心律失常的病因、性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弄清楚,从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一、问 诊
除了解一般病史外,重点应询问下列两方面的内容。
1、心律失常发作时的情况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心律失常的发作往往不能被医生见到,尤其心律失常呈间歇性发生时,因此,向患者或知情者(包括目击者)详细问诊是非常必要的。问诊不仅要了解发作的诱因、次数、频度、历时。缓解方式或进程外,更重要的要问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时的感觉、血压、心律(率)及有无心悸、头晕J黑、晕厥、抽搐、气短、呼吸困难等情况。
2、针对病因的问诊 虽然多数心律失常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但也有不少情况发生于其他系统疾病,甚至见于“健康”人,因此,问诊时除了注意询问心血管系统症状外,还应注意了解心血管系统以外的症状,尤其注意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感染、水电解质平衡情况以及服药情况。
二、体格检查
对心律失常患者的体格检查应注意三点:
1、心律失常的频度与特征 主要通过心脏听诊完成。虽然多数心律失常须靠心电图检查来确定性质,但一些简单的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通过听诊基本可确立诊断。
2、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 如心脏扩大、器质性心脏杂音、心功能不全等。
3、其他系统异常表现 如注意患者有无甲状腺肿大、肺动脉高压、贫血、感染等体征。
三、特殊检查
对心律失常的定性诊断,心电图无疑是最简单而可靠的方法,但它只能记录一段很短时间内的心律(率)情况,对间歇性发作的心律失常诊断带来困难。动态心电图则在这方面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不足,它可连续记录患者24-48 h内的心律(率)变化,对患者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但动态心电图也存在一定缺点,如价格较贵、不能实时显示以及受导联数目少的影响,不如常规心电图定位准确等。心电监护则综合了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的优点,既能动态观察,又能实时显示,尤其他所具备的报警和自动记录等功能,给临床诊断带来很大方便。近年在临床应用的心室膜电位、心率变异分析、食管或心内电生理检查等方法主要对患者预后或心律失常危险度的判断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探讨有所帮助。
一、根据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分类
(一)激动起源异常
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
(2)窦性心动过缓
(3)窦性心律不齐
(4)窦性停搏
2、异位心律
(1)主动性异位心律;①过早搏动(房性、交界性、室性);②心动过速(房性、交界性、室性);③扑动或颤动(房性、室性)。
(2)被动性异位心律:①逸搏(房性、交界性、室性);②逸搏。心律(房性、交界性、室性)。
(二)激动传导异常
1、传导阻滞
(1)窦房传导阻滞
(2)房内传导阻滞
(3)房室传导阻滞
(4)室内传导阻滞(束支或分支传导阻滞)
2、传导途径异常
预激综合征
二、根据心律失常原因分类
(一)生理性因素
如运动、情绪激动、进食、体位变化、睡眠。吸烟、饮酒或咖啡、冷热刺激等。
(二)病理性因素
1、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血管疾病。
2、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垂体功能减退症、嗜铬细胞瘤等。
3、代谢异常:如发热、低血糖、恶病质等。
4、药物影响:如洋地黄类、拟交感或副交感神经药物、交感或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扩张血管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