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怎么检查 4个项目不能偷工减料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正常节律发生了异常改变,快于正常心率(60-100次/分)的心律失常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上以心悸、心慌、胸闷、乏力、头晕、目眩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冷汗出、意识丧失、抽搐等表现。
临床诊断心律不齐的主要项目:
1、听诊:心律失常的70%可通过听诊发现。如能有序地注意其频率与节律的变化,则能做出初步判断。例如过早搏动,可听到提前的心脏搏动和代偿性间歇。如阵发性室上速,可听到快速而规律的心脏搏动;而心房颤动则听到杂乱无章的心脏搏动,无论是强度、频率、节律,均无章可循。总之,心脏听诊既是内科医生的基本功,亦是临床发现心律不齐的重要方法。
2、颈静脉波动:一过性过度充盈的颈静脉犹如“搏动”样波动,是观察和诊断某些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如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时,可见颈静脉的“搏动”,并可听到“炮击音”;心房颤动则可见强度不一、毫无规律的颈静脉充盈波。
3、动态心电图DCG:是在便携式记录装置记录24~72h日常生活情况下的心电变化回放至计算机分析处理后的心电图。它弥补了常规心电图时间受限的缺点,还能捕捉偶发的心律不齐。
4、常规心电图:常规12导联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基本的方法。亦是最可靠的方法。心律失常性质的确诊大多要靠心电图,但相当一部分病人可根据病史和体征作出初步诊断。一般接近97% 的心律失常均在心电图有所发现。一般常规12导联心电图,多选择Ⅱ导联和V1导联做较长时间(大于1min)的描记,以发现心律不齐。
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猝死随时都可发生,而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律失常,积极诊治原发病,可有效降低猝死的发生率。
心律失常的诊断:
诊断心律失常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心电图的检查,可以对心电波的异常进行清楚的捕捉,但是也有一定的限制,就是只能在心律失常发生的那一刻监测到,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也可能是检查时并没有发作,这是心电图的局限。因而如果心律失常只是偶尔发作,专家建议做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者是运动试验,可以提高心律失常的诊断率。
心脏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没有出现冠心病高危因素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如果没有出现冠心病高危因素,比较好做心脏电生理检查,检查发现由心脏旁道引起的心律失常,应进行药物治疗,如要根治则需要使用射频消融术来消除旁道。
早搏也被叫做是期前收缩,但若是偶然出现的早搏,是可以不同特殊治疗的,但是平时要注意多休息,戒烟、酒,不要饮浓茶及咖啡,饮食上避免暴饮暴食,避免情绪兴奋和劳累过度,一般可使症状缓解。如果早搏频繁发生,则必须加强重视,因为这大多是有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应到医院就诊查明病因。老年人发生早搏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痛常引发早搏等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果同时存在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冠心病高危因素,应选择平板运动试验检查了解病情,为增加诊断率可考虑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而对于明确频发早搏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或者是改善心肌缺血的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症状,要想早搏彻底的消除,要考虑进行冠脉介入术。
心律失常治疗:
1、一般治疗
心律失常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对它的治疗也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的发病机理,目前有通过异丙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西药增加心肌自律性和(或)加速传导的,有通过心脏起搏器、电除颤、射频消融等非药物疗法治疗的。某些情况下,采用压迫眼球、按摩颈动脉窦、捏鼻用力呼气和屏气等方法,也能通过反射性兴奋迷走神经来缓解心律失常。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