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中医怎么治疗 6大法宝来护航
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现代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据大规模的人群调查表明,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和继发性载脂蛋白异常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1912年俄国学者给家兔喂养高胆固醇食物,造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结果发现,建立模型过程中,先有血脂的异常升高,继之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说明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脂质代谢紊乱,从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心病的发生。
40年前,美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度曾上升很快,自60年代以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有大幅度的下降,直至现在。究其原因,多数学者认为,主要归功于生活方式的改善,即减少胆固醇的摄入和控制吸烟等,从而降低了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但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于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吸烟等易患因素的影响,则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饮食习惯与冠心病之间有密切关系,平素喜食高胆固醇食物的人,冠心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因此,必须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调整合理的膳食结构,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中医认为,冠心病是多由气滞、血瘀、痰浊、寒凝发病。对于此病,发作时应治其标,以通为主,分别采用通阳、行气活血、化浊等法;缓解期宜治其本,以调补脏腑阴阳气血为主,辅以行气活血治其标。
中医如何治疗冠心病
中医认为冠心病为夺虚标实,标实以血瘀,痰湿,气滞,寒凝为主,本虚主要是气虚,阴虚,据此,冠心病常用的治则有:
(1)活血化瘀法: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瘀证。鉴于血瘀与冠心病的密切关系,活血化瘀法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2)宣痹通阳法:汉代张仲景认为,胸痹心痛是阴气虚于上,痰湿等阴邪上乘阳位,痹阻胸阳而致,在治疗上创立了宣痹通阳大法。适用于冠心病的痰湿上乘、胸阳不振者。
(3)芳香温通法: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正常与否与寒热关系密切。血遇寒则凝,遇热则通。冠心病为寒气客于心脉,脉络卷缩绌急,血气不得流通所致。芳香温通即针对此而设。使气血流通,疼痛缓解。适用于冠心病寒凝血脉,特别是冠状动脉痉挛,心绞痛发作可收到快速止痛的效果。
(4)调整脾胃法:脾胃功能失调是导致胸阳痹阻的根本健脾胃,补中气,提高机体运化痰湿的能力,使气血充足,心脉得养为冠心病的治本之法。适用于症状缓解期的治疗。
(5)益气养阴法:临床观察,冠心病不同程度存在气阴不足的情况,近年来,应用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较大进展。适用于冠心病气阴两虚者,临证中可根据气虚与阴虚的程度灵活调补气药与滋阴药的比例。
(6)补肾固本法:冠心病的发病与肾虚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冠心病其位在心,其本在肾。所以,治疗冠心病补肾固本是十分重要的治疗之法。
中医药膳辨证调理,有独特的疗效
气血两虚型冠心病:症见心悸、气短、胸闷、心前区痛、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治宜益气养阴、化瘀通络。可用人参粥调理:人参6g,茯苓20g,麦冬10g,水煎去渣取汁,加粳米50g,共煮成粥,每日晨起作早餐食用。
寒凝心脉型冠心病:症见胸闷憋气,阵发性心痛、心悸,遇寒痛重,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治宜温心阳,通脉络。可用薤白粥调理:薤白15g,白檀香5g,水煎去渣取汁,用药汁加小米50g煮粥,早层空腹服食。
痰浊阻滞型冠心病:症见胸闷如窒而痛,气短喘促、咳唾痰涎、恶心、纳差、腹胀、心悸少眠。治宜活血化瘀,涤痰通络。可经常服食瓜蒌莱菔子粥:全瓜蒌20g,莱菔子15g,水煎去渣取汁,加50g大米共煮成粥,临睡前空腹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