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术操作
《醉翁亭记》中而的用法(醉翁亭记中的而字的作用)
导语:人教版九年语文上册《醉翁亭记》中“而”的用法全在这里了
初中阶段“而”主要是前四种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一般不译。
3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者不译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但是”
初中阶段主要是以上四种用法,以下四种要到高中才能学到哦!5表示递进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而且”或者“并且”
6表示因果关系。
7表示假设关系。
8表示目的关系。
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而”共出现25次,具体用法如下: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而:表示并列关系)
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琅琊也 (而:表示递进关系)(有争议)
3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而:表示递进关系)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而:表示递进关系)(有争议)
5日出而林霏开 (而:表示 并列关系)
6云归而岩穴暝 (而:表示并列关系)
7野芳发而幽香(而:表示顺承关系)
8佳木秀而繁阴(而:表示顺承关系)
9水落而石出者(而:表示顺承关系)
10朝而往(而:表示修饰关系)
11暮而归(而:表示修饰关系)
12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而:表示因果关系)(有争议)
13往来而不绝者(而:表示修饰关系)
14临溪而渔(而:表示修饰关系)
15溪深而鱼肥(而:表示并列关系)
16泉香而酒冽(而:表示并列关系)
17杂然而前陈者(而:表示修饰关系)
18起坐而喧哗者(而:表示并列关系)
19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而:表示顺承关系)
20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而:表示 顺承关系)
21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与“然”连用,表示转折关系)
22而不知人之乐(而:表示转折关系)
23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表示修饰关系)
24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而:表示转折关系)
25已而夕阳在山(而:与已连用,构成时间副词,意思是“不久”)
本文内容由小奈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