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度量指什么(数学量化图形)
导语:图形的量化---度量几何:图形的运动之刚体运动三种变换
刚体运动 考虑二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如果用向量X和Y分别表示两个点,用d(X,Y)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则d2(X,Y)=(x1-y1)2+(x2-y2)2。如果利用(3)中的第三个等式,我们可以得到:
这与d2(X,Y)是一致的,因此,我们也可以用(4)式定义两点间的距离。
下面我们构建参照系,并借助参照系讨论一个运动是刚体运动的充分必要条件。首先,设定一条始点为O的射线为参照系,这是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定义满足下面条件的运动:
物体上的每一点沿射线方向移动相同距离。 (5)
这是中小学教材中所说的平移,我们称其为平移变换。现在考察平移变换是否为刚体运动,以射线的始点O为原点,射线方向为横坐标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1)所示:
图(1) 平移变换
用h表示物体运动后点移动的距离,令物体上两个点分别为X(x1,y1)和Y(y1,y2),运动后对应的点分别为Z(z1,z2)和E(e1,e2)。为了确认平移变换是刚体运动,我们需要证明d(X,Y)=d(Z,E)。由(5)我们知道,平移变换以后点的坐标之间有下面的关系:
z1=x1+h,z2=x2;e1=y1+h,e2=y2 (6)
用H表示第一个元素为h,第二个元素为0的二维向量,则(6)式也可以写为
Z=X+H, E=Y+H
因为E-Z=Y-X,由(4)式得到d(X,Y)=d(Z,E)。因此,平移变换式刚体运动。
现在考虑第二种情况,假定物体上的一点X经过运动后位移到点Z,定义运动满足下面的条件:
运动后,物体上的每一点到射线始点O的距离不变,即由d(O,X)=d(O,Z);同时,OZ与射线的夹角比OX与射线的夹角增加一个给定角度。 (7)
这是中小学数学教材中所说的旋转,我们称其为旋转变换。现在考察旋转变换是否为刚体运动,仍然如第一种情况那样设立直角坐标系,令物体上两个点分别为X(x1,x2)和Y(y1,y2),运动后对应的点分别为Z(z1,z2)和E(e1,e2),如图(2)
图(2) 旋转变换
令给定的角度为φ ,现在仍然需要证明d(X,Y)=d(Z,E)。我们用极坐标表示直角坐标,如x=ρ·cosθ,y=ρ·sinθ。由定义(7)的要求,容易验证坐标之间满足下面的关系:
x1=ρ1·cosθ1, x2=ρ1·sinθ1
y1=ρ2·cosθ2, y2=ρ2·sinθ2
z1=ρ1·cos(θ1+φ), z2=ρ1·sin(θ1+φ)
e1=ρ2·cos(θ2+φ), z2=ρ2·sin(θ2+φ) (8)
下面利用矩阵来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计算过程中我们将会看到矩阵是一种非常方便的运算工具。回忆三角函数公式
sin(θ+φ)=sinφcosθ+sinθcosφ
cos(θ+φ)=cosφcosθ-sinφsinθ
根据(3)式中矩阵与向量的乘法法则,我们可以得到Z=AX和E=AY,其中
容通过计算得到A’A=I,即A是一个正交矩阵。下面,我们用(4)式来计算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得到
d2(Z,E)=(Z-E)’(Z-E)
=(AX-AY)’(AX-AY)
=(X-Y)’A’A(X-Y)
=d2(X,Y) (9)
其中第三个等式利用了《图形的量化---度量几何:图形的运动之矩阵运算》中(3)式中最后一个公式,第四个等式利用了正交矩阵的性质。因为上面的结果显示运动以后两点间距离保持不变,因此旋转变换是刚体运动。
现在考虑最后一种运动,设定一条直线为参照系,定义运动满足下面的条件:
运动后,物体上任意一点到给定直线的距离不变 (10)
对于这种运动,如果不考虑物体原地不动的情况,那么只有一种可能:以直线为轴,把物体翻转到直线的另一面,如图(3)所示:
图(3) 反射变换
这是中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所说的图形对称,我们称其为反射变换。下面我们来证明反射变换是一种刚体运动。
如图(3)那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把纵坐标建立在给定直线上。仍然令物体上两个点分别为X(x1,x2)和Y(y1,y2),运动后对应的点分别为Z(z1,z2)和E(e1,e2),那么运动前后坐标之间的关系为:
z1=-x1, z2=x2, e1=-y1, e2=y2 (11)
显然,上式等价于Z=AX和E=AY,其中
容易验证A’A=I,即A也是一个正交矩阵,类似(9)的运算,我们可以得到d(X,Y)=d(Z,E)。因此可以得到结论,反射变换是刚体运动。
归纳起来我们看到:平移变换,旋转变换,反射变换得到的运动都是图形的刚体运动。
本文内容由小芦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