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内卷教育(如何看待内卷和鸡娃现象)
导语:鸡娃家长的尴尬:从幼儿园开始内卷,到大学毕业泯然众人
其实最近几十年来,鸡娃家长无疑是最尴尬的一代人:为了鸡娃,付出了巨大的时间、精力乃至经济成本,最终却落了个一地鸡毛的结局。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尴尬。
1、鸡娃历史
说起鸡娃,很多人可能觉得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情。其实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因为最近这些年仅仅是鸡娃现象下沉而已。因为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北京上海这类大城市的家长,就开始了鸡娃。到了90年代的时候,当时的一线城市的鸡娃模式,几乎创了当时的高峰。因为那时候高考的性价比之高,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毕竟大学生稀缺,只要考个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如果能考个好大学,基本上可以认为前途不可限量。
随着本世纪以来,城镇化运动的不断深入,鸡娃模式也随之不断下沉。以至于到了现在,城镇的家长也开始了鸡娃。
好在鸡娃不是新鲜事情,所以,从早期鸡娃的人生轨迹,倒也不难得出鸡娃的效果到底如何。
2、80后鸡娃的尴尬
前文说过,鸡娃最早是北京、上海的80年代开始。换句话说,最早的鸡娃是80后这代人。80后鸡娃,现在年纪最大的已经四十多岁了。年纪最小的也三十开外。都是中年人。而这些鸡娃长大后,从比例上来看,绝大多数都是泯然众人,甚至绝大部分和没有经过鸡娃的人差不多。甚至不少小镇做题家,还一度抢占了这些北京上海原住民鸡娃的生态位。
要知道,北上深杭,一线城市对居民往往具备一个吐故纳新的作用。比如在京城,很多没混好的原住民,往往都被迁移到了京城的外围。上海也是如此——大都市的淘汰率高,很大程度也跟做题家大量进入一线城市,而原住民如果没有竞争力,就会遭到淘汰有关。
而很多80后鸡娃长大后,非但没能成为人中龙凤,没有出人头地,反倒实现了阶层下降。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事实上, 这些鸡娃当年如果没有被鸡娃,估计长大后也不会比现在更差。
这说明什么?说明鸡娃是无用功,更说明鸡娃从始至终不过是教育资本为了割韭菜而营销焦虑,制造的骗局而已。
3、90后鸡娃的尴尬
当然,90后鸡娃也是非常尴尬的。要知道在当下,00后都已经开始进入职场,所以90户鸡娃的情况,大致也可以看得较为清楚。毕竟,最早的一批90后,现在也已经三十多岁了。
和80后相比,90-后鸡娃的激烈更是让人惊叹。很多90后鸡娃,打从童年时代,业余生活就被各种补习班、才艺班占据,甚至家长为了让90后能获得好的学习排名,不惜卖房子来维持鸡娃事业的资金流。而尴尬的是:90后鸡娃的结局和80后差不多,甚至还不如80后——很多90后鸡娃大学毕业基本上就失业。很多90后鸡娃家长为此感到无语:难不成,自己奋斗半生、鸡娃这么多年,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结局?
其实,鸡娃的悲剧本质上就是这些家长们没有意识到一个很尴尬的现实:那就是在社会资源有限的状态下,鸡娃到一定程度,压根起不到积极作用,反倒容易产生副作用。
所以,00后鸡娃的前景,还有10后鸡娃的前景,也是可以预判的事情。
免责声明:本站部份内容由优秀作者和原创用户编辑投稿,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法律责任。若涉嫌侵权/违法的,请反馈,一经查实立刻删除内容。本文内容由快快网络小萱创作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