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控制是指什么
控制是管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人们通过各种手段来达到某种预期目标的过程。而在管理实践中,控制往往是指运用各种手段来评估组织或者系统所达到的结果是否符合预期,如果不符合,就采取措施加以调整。而事后控制则是其中一种,接下来我们就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事后控制是如何实现的,以及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事后控制是指什么
一、事后控制的定义和特征
事后控制(post-action control)是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估和监控,从而对事情的结果进行反馈,以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的过程。事后控制相对于事前控制(predictive control)和实时控制(real-time control)而言,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控制方式,它适用于那些在执行过程中不能够采取预先控制和实时控制的场景。比如,产品设计和生产通常就采用事后控制的方式,通过对已经生产完成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问题反馈,然后再对制造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事后控制的主要特征包括:
1. 可以帮助组织或者系统在犯错之后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避免后续的风险和损失。
2. 需要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评估和分析,以找出根本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3. 事后控制的实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在成本和效益之间需要做出权衡。
二、事后控制的优点
1. 事后控制可以帮助组织或者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的,这可以大大降低由此带来的风险和成本。
2. 事后控制可以帮助组织或者系统识别合理的决策。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评估,可以得出更加客观的结论,从而为组织或者系统未来的决策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3. 事后控制可以促进组织或者系统的持续改进。通过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组织或者系统可以建立更加严密的规章制度和流程,以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三、事后控制的缺点
1. 事后控制是一种比较被动的控制方式。因为采取的是“事后”的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已经发生问题之后才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这种方式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和资源。
2. 事后控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它主要是针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馈,很难达到预防问题再次发生的效果,只能是在问题发生后进行处理。
3. 事后控制容易陷入机械性的应对。因为事后控制需要快速的响应,很多组织或者系统容易陷入机械性的应对中,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分析,难以针对问题提出全面有效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事后控制是管理实践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控制方式,它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在实际应用中,组织或者系统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情况进行权衡,选择适合自己的控制方式。